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书店纷纷倒闭他却开起书店 品聚书吧投资人徐欣想用“读书+咖啡”的模式闯条路

生活日报 2016-10-26 13:41 大字

“品聚书吧”的诗友会吸引了不少读者。记者王富晓摄□记者王富晓

在烘焙咖啡的浓浓香气中,品味着一本好书,手指触摸纸张的时候,正如咖啡入口温醇的感动……18日,在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内一隅,记者在“品聚书吧”内感受到这种读书的乐趣。

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而随着近日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试营业,不少人开始寻找济南的读书好去处,记者采访中发现,济南首家集图书、咖啡、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独立书店正在探索,“品聚书吧”采用的正是“读书+咖啡”的消费经济学模式。

书店也能喝咖啡接会议

18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东南角的“品聚书吧”。一走进书吧门口,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味扑鼻而来,空气中,弥漫着舒缓而又优雅的音乐。

在这个700余平方米的书吧内,人文社科类的藏书有3万册,既可以购买,也有部分可以借阅。除了图书区,书吧内还摆放着桌椅、沙发,中间还有一个小舞台,能够同时容纳百余人,而在书吧的一角,则是咖啡和食品销售区,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品着咖啡来读书的逍遥生活,花上30元左右,你可以享受到一杯卡布奇诺,或者一杯意式咖啡,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理想中的读书场景,近在眼前。

时值中午,软件园区成千上万名职工已经下班,部分喜欢读书的员工,利用难得的午休时间,斜倚在沙发上,读一本或是励志或是人文的图书,伴着一杯幽香缠绵的咖啡,一中午的美好时光,是消费在了读书中,不少人说“很值得”。

书吧负责人相莉介绍说,除了图书和咖啡,书吧还能承办公司年会、派对及企业会议。书吧最里面,一间70余平方米的会议室及2间小型交谈室,可供这一部分消费者提供。“除了卖书,品聚还会定期举办各种论坛讲座、读书交流、音乐品鉴、签名售书活动。”

记者采访中得知,从4月份一直到5月份,书吧里的每个周末,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比如4月底的油画鉴赏和画展,5月份古典吉他欣赏、育儿经分享、诗歌诵读等等。

开业4个月仍然在赔钱

图书市场的不景气,已经是行业内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很多圈内人士看来,当下书店倒闭是正常的,不倒闭反而不正常。

在高新区软件园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为何会开设一家这种消费模式的书吧呢?品聚书吧投资人徐欣告诉记者,在园区内,很多中小型企业没有自己的会议室。以前,企业招聘新人后,连个培训的地方都没有。他介绍,这是在书吧建会议室的原因——可以租给园区内的企业使用,同时员工下班后也可到这里充实自己。

不过,想经营好这样一家书吧,并不容易。

徐欣说,现在卖书的利润很低,加上经营成本日益上升,书店生存挺困难。他坦言,品聚从去年圣诞节前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初期仅购置图书就投入了几十万元,还有水电费和人员工资等,好在园区给我们减免了房租”。

据了解,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得知徐欣的想法后,帮助其与齐鲁软件园园区相关部门沟通,为他争取到减免3年房租补贴的政策和一系列“软件”扶持。

期望两年后自己养活自己

在高新区一家IT企业工作的小齐告诉记者,近几年高新区发展挺快,但是,总感觉缺少一些文化氛围,自从这家书吧营业后,他每天中午吃完饭后,都会过来坐上半个小时,翻翻新书,喝喝咖啡,“喜欢这种宁静的感觉,喜欢这里读书的环境,每天翻几页书,总是能感觉到心灵深处的一丝静谧。”

作为商人,徐欣不会做亏本买卖。“现在书店正处在培育期,我们想通过各种交流活动吸引更多人来,增加顾客黏性和数量。”开业至今,他们先后举办了著名作家余世存签售会、弦乐四重奏室内讲解音乐会、园区企业交流讲座等,而且眼下其影响力已不再只局限于高新区,吸引了不少济南其他区的文化、企业界人士前来。

“4月是读书月,我们还打算在店里办个换书节。这个活动在北京很火。”相莉说,目前他们还筹划在书吧里开画展、摄影展,推广儿童绘本以及邀请更多的名家来此签售或交流。

“未来这里可能成为全国文化名人在济南的一个落脚点。”徐欣说,期望两三年后,品聚书吧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再靠政策扶持,转亏为盈。

相关链接济南多家实体书店倒闭

近年来,济南不少实体书店逐渐消失,其中包括知名的三联书店、致远书店等。

2012年底,位于泉乐坊北头的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人去楼空,后被证实这家曾经是济南读书人公认为最有书香气息的书店关门歇业。

据悉,济南三联书店从1994年开门,到2012年年底关门,经过了18年的时间。其间,书店曾经红火过,是济南很多读书人最热衷的地方。但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书店曾多次无奈搬家,每次都使得书店元气大伤,经营每况愈下。2009年年底,搬到县西巷的泉乐坊商业街后,书店状况不仅没有改善,还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经营更加艰难,几乎是赔钱维持。

这之前不久,济南另外一家人文社科类民营书店致远书店已经停业倒闭,也曾引来不少爱书人的感慨。

追问济南为何没有“24小时书店”

□记者王富晓

近日,北京首家24小时书店试营业,徐欣坦言,这种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要想在济南复制,“目前来看还很困难”。

徐欣认为,在北京这样的一座城市,文化的交融、文化的需求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而此次24小时书店选择了三联这家民营书店,自然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人文科学,比如全民阅读,比如城市符号”。

而在省城济南,读书的消费市场究竟有多大,很多业内人士心里都很清楚。“别的不用说,看看英雄山图书市场,每天有多少家书店在关门,就知道这个市场受到的冲击到底有多大了。”

很多人认为,读书这个圈子很窄,市场这个蛋糕并不大。对此,徐欣并不以为然,“看看我们店里的消费人员,从年轻的学生,到年长的退休人员,各行各业,几乎都能看到读书人的身影,这个市场并不小,关键看怎么开发。”

在他看来,济南要想拥有一家“24小时书店”,目前尚不具备条件,“慢慢培育这个市场,总有一天,你的身边可能就会出现一家家24小时书店,就像肯德基、麦当劳的快餐店一样。”

新闻推荐

有人边骑边游有人骑车上班 老中青骑友都来报名,南山骑行继续等你加入

□记者赵文竹“健康随行”济南自行车骑行活动已经启动一周,受到广大骑游爱好者的热烈欢迎,从18岁的学生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都来报名参加活动,很多骑游爱好者还与我们分享了他们...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