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情结——展现季羡林的家庭情结
点击查看原图在怀念故乡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已故的母亲,其次是远在万里的济南的那个家。前者出于血缘亲情,后者则出于理智和责任。这是父亲对两个家庭的思念,是他对两个家庭的情结。
那时,父亲思念的还有另外一位母亲,那就是他的祖国,是祖国这个大家庭。父亲对这两个母亲的情结,一直贯穿了他的一生,常常表现在他的文章中和行动上。正是这两个情结,最终使他割断衷情回到自己的家,自己的祖国。令人感动的是,最近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从一个笔记本上发现了他写的一些文字,竟然仍在述说这两个母亲的事,他写道:“一个人有两个母亲,第一个是生身之母,这用不着多说;第二个是养身之母,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道理并不深奥,一思考就能够理解。”写这些文字的时间是2009年7月3日,距他7月11日离世只有8天时间。由此可见,这两个情结对他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父亲的家庭情结较为纷乱,不像我和姐姐,我们只对济南那个家庭有感情的关联,和清平官庄的那个家没什么感情上的联系。除叔祖父之外,我们谁都没去过那里,对那里一无所知。在我和姐姐的心里,济南的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管叔祖父和叔祖母叫“爷爷”“奶奶”。在此为了叙述清楚,才称他们为叔祖父和叔祖母。可父亲的家庭情结就不像我们那么单纯了。按我和姐姐的想法,父亲应该和我们一样,只对济南的家有感情,不应该有其他想法。可是实际上不是那么一回事。父亲的家庭情结要复杂得多,这是当时的我和姐姐所不能理解的。
父亲是从一个农村家庭来到一个城市家庭的。他对农村那个家庭有什么样的情结,我所知不多。从父亲的叙述里,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只有两件事:一是“穷”,二是他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和悔恨。自从他父亲把家产败坏干净之后,他家一贫如洗,父亲小时候连吃饱肚子都有困难。所以,捡食落枣竟成了解决饥饿的办法,而从大娘那里弄半个白面馒头就如得龙肝凤髓,为了抢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母亲一直追到水湾里去。除了穷困,父亲对他母亲的怀念和悔恨可谓深刻、长远。他6岁进城,21岁在清华大学读二年级时母亲去世,期间没能好好看望过母亲,何谈孝敬!那时他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只守着三分地过日子,其穷困可想而知。念大学的他,虽然有能力在经济上支持家里一点,可是他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后来回家奔丧,为他母亲送终,他竟然回忆不起母亲的面容。对此,父亲终生悔恨,无论如何也不能释怀。
新闻推荐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刘晓君)近日,山东九州信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劲牛生物科...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