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25 父亲回国——展现季羡林的家庭情结

山东商报 2016-08-09 12:00 大字

作者:季承点击查看原图军队来了,警察队伍建起来了,秩序很快恢复了。抗战胜利前,叔祖父失业了,我和姐姐失学了,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全靠叔祖母行医和出租房屋维持生活,经济上十分窘迫。我记得,为了贴补家里的零用钱,我们还糊过洋火盒(火柴盒)。现在的人们或许想象不出,糊洋火盒能挣多少钱。现在我说不出具体价钱,可以肯定的是,糊一个洋火盒的所得是微乎其微的,所以都是按每百个或千个来计价的,糊一千个盒子或许只能挣几毛钱。通常,我和姐姐下学后,要先糊一些洋火盒才能吃饭,而星期天则要糊很长时间的盒子。像我们这样的家庭,都要靠糊洋火盒接济家庭的开销,这说明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多么低下。思想非常正统的叔祖父也无法顾及自己的脸面,容忍他的家人干这种低下营生,这足以说明我们家庭经济的窘迫。那个时候,我们多么盼望父亲能够回来。可是,通信中断多年,他在哪里呢?德国的战事那么惨烈,他还活着吗?众多悬念,流言飞语,如疑云密布,全家在庆幸抗战胜利之余,又陷入了沉重的疑惑和期盼之中。很明显,如果没有父亲,即便是抗战胜利了,我们家今后的日子也是很难维持下去的。但是,就在这时,一位亲戚忽然跑来说,他听到广播,父亲和一些留学生从德国启程回国,已经到达西贡了。那时候,收音机是稀罕的东西,我们家没有,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没法核实,只能继续等待,真是望眼欲穿,寝食不安,度日如年。不记得过了多久,终于接到了父亲从南京寄来的信,说他已到了南京,但由于交通没有恢复还不能回济南。随信寄来了一点钱。在我的印象里,这点钱真好比久旱后的甘雨,全家喜出望外。后来知道,这点钱是他卖掉从瑞士带回来的一块金手表得来的。父亲后来对我说,他离开德国之后,曾经在瑞士做短时间的停留,大约有半年的时间,他和德国教授克恩(Kern)合作将中国的四书五经翻译成德文,得到了一些稿费。父亲用一半稿费买了两块表,剩下的留作路费。看来,父亲在德国十几年,是没有什么积蓄的,这说明他在那里生活并不富裕,也说明他不善理财。因此,当他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候,手中竟然没钱,那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家庭?于是他只有卖表这一个办法了。对于父亲这个只会念书,长期依赖家庭供养的人说来,这真是勉为其难。后来,父亲到北京大学任教,拿到薪水,按月给家里寄钱,我们家的生活才有了着落,他抚养家庭的义务才得以履行。这距日本投降已经一年多了。

新闻推荐

争抢“网红经济”: 素人崛起背后的资本冲动

点击查看原图成立网红联盟、网红“何仙姑夫”拿到千万融资、自媒体人欲筹建网红学院……在网红经济急速升温...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