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忆念恩师张培志先生

山东商报 2016-08-15 11:49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张培志书法作品点击查看原图张培志书法作品点击查看原图张培志(1896-1975),号雨村,晚年署“八十老人”,山东济南人。早年师从李钟豫先生,先帖后碑,后碑帖融合,专精北碑,兼擅行草及隶书。书风刚健精雅,质妍兼称。1980年,《书法》杂志曾刊登其遗书对联;1996年,《书法艺术报》曾为其做专题介绍;2000年,作品入选《山东50年书法美术精品集》。其亲授弟子及再传弟子中,已有十几人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及山东书坛的中坚力量。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在父辈朋友的引领下,拜访了我的恩师——张培志先生。这是我唯一的难忘的一次拜师。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用最寒俭的形式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个躬,没有任何仪式,就这样我成了先生的关门弟子。今天,追忆恩师,历历在目,每想起往事,仍深感内疚。

先生自幼天资聪慧,喜爱书法。17岁时谋事京城,幸遇当时京城书法名流李钟豫先生赏识收为弟子。李钟豫书画皆擅,曾为清宫廷御前侍书,颐和园中御笔时出其手。现在张培志先生的后人那里还能见到李的小幅扇面,一面是行草书法,一面是指画,确实不虚,书画俱佳。先生从其学习,于二王、赵孟頫、董其昌用功尤勤,为艺大进。民国年间的书法深受清代以来包世臣、康有为尊碑抑帖的影响,先生于帖学之外对碑版墓志也情有独钟,他遍临了经典北碑、墓志,如张猛龙碑、郑文公碑、龙门二十品、崔敬邕墓志、张墨女墓志、刁遵墓志等,隶书华山庙碑他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从先生存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审美情趣和书学轨迹,他没有受到尊碑抑帖的不良影响,而是选择了一条碑帖融会贯通的路子,把碑帖中方笔与圆笔、方折与圆转、提按顿挫的关系和矛盾化解到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形方势圆、方圆并用的书学路子。先生非常重视笔法,对用笔之法如捻笔一说赋予了正确而合理的诠释。观先生之书既有庙堂之典雅;又有山林之野逸。既有碑刻之厚重;又有帖学之温润。从先生行草书体中可以看出其于二王书法的浸润;其用笔遒劲隽永,深得黄山谷精髓;从楷行书体的作品中,其结体厚重典雅,深得北碑之情趣。“文革”时期,先生的处境难以为时人和书坛所关注,但凡见过先生书法的有识之士,无不为其深厚的功力赞叹和惋惜。

先生早年的字已不见存于世,上个世纪40年代末他题写的“汇泉楼饭庄”“北厚记”酱菜园早已荡然无存,“文革”中大明湖的游船上两边的对联大多出自先生之手。1973年文化艺术刚刚复苏,济南市文化局在趵突泉举办的首届“济南市书法篆刻展”立于门口的大字展标(原大每个字一平尺左右)即出于先生手笔。1980年上海“书法”杂志第四期征得先生一副对联,“竹雨松风梧月,茶烟琴韵书声”刊登在封底内页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后为“新文艺大系”丛书收录。1996年,张弩(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郑训佐(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二位在《书法艺术报》撰文《艺术的独行者》,张培志先生百年祭一文和多幅先生墨迹以纪念先生。2000年张培志作品入选山东省文联主编的山东50年书法美术精品集。

先生一生刚直磊落,性情平淡,不求闻达于世,安贫乐道于市井,即便在最困难时期,也不曾卖字为生,直到晚年一直临池不辍,没有宣纸时蘸着水在桌子上写或蹲在地上写,其间清苦可想而知。

先生虽不求闻达,但对慕名上门求教者仍视为知音,热情给予指教。先生在为数不多的学生中要求也不尽一样,总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情及学书特点,因材施教,悉心指导,让我们终身受益。遗憾的是先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很多的教诲还没有来得及聆听和消化。此时的我还处在初学平正阶段,先生曾填词一首送给我“临池及早,莫待青春老。书法钟张固属好,未若右军更妙。早年谋食京华,遇师教导谌夸。从此潜修有志,心仪晋魏名家。”这首词是先生的一生艺术追求,更是对后学的一种勉力。先生告诉我们学书一定要取法乎上,转益多师。先生给我们传授的,不仅仅是书艺的指导,还有很多是做人的道理,常告诫我们要重“义”轻“利”,他还曾特意书写“学做人”与我们共勉。先生没有门户之见,给我介绍良师益友。先生发现我学书有朝秦暮楚现象,也会毫不客气提出批评。先生到学生家做客,也从不空手。在一些小事上折射出先生的为人处世和长者风度。先生多半在颠沛流离和动荡中生活,即使在困境下,一直秉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对艺术的虔诚。

先生虽然没有看到书法艺术繁荣的今天,但先生留下的大量墨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和借鉴的。李向东

新闻推荐

避难——展现季羡林的家庭情结

点击查看原图济南战役打得十分惨烈。我家位处千佛山脚下济南南城外围子墙里的佛山街,号称南关地区,是攻城的必...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