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蜂防控玉米螟1万亩次
山东省农科院害虫天敌繁育工厂化与示范利用项目(本报5月6日A1版曾作报道)有了新进展,在山东省武城县用赤眼蜂防控害虫玉米螟1万亩次,玉米被害株率降到8.1%,仅为化学防治对照区的一半,玉米产量损失大幅度下降,而且平均每亩少用1公斤农药,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并保障农产品质量。
9月26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中国农科院和有关省市农口部门代表80多人,在武城县武城镇东小屯村见证了这一事实。
位于东小屯村的这片示范田共有500亩。代表们走进示范区,看到有些玉米叶子背面挂着一张小卡片。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郑礼介绍,这张卡片就是该所工厂化生产的赤眼蜂卡,每亩玉米一次一般挂10张卡。今年,该所与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合作在武城县开展了1万亩次的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示范。这是当地“十万亩吨半粮”玉米绿色增产综合技术模式“绿色防控四结合”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据了解,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它的发生会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其中黄淮海地区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玉米螟对夏玉米生产造成的为害最为严重,常年造成玉米产量损失15%左右。玉米螟赤眼蜂是玉米螟的专性卵寄生蜂,它可以在害虫卵孵化前杀死害虫,使其不能孵化为害。
郑礼说,以往在大面积试验田里释放赤眼蜂之后,玉米螟卵寄生率为60%左右,而在武城示范区高达94.25%,是迄今为止有关大面积释放赤眼蜂报道中最高的;玉米被害株率8.1%,低于化学防治对照区50%,明显降低了玉米产量损失。释放赤眼蜂可完全替代化学杀虫剂的使用,平均每亩可减少农药使用1公斤左右。此外,示范区的物种多样性显著提高,天敌数量显著增加,对害虫的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武城县为民粮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城县武城镇东小屯村村民李庆双说,用赤眼蜂防控玉米螟操作简单、成本不高,并且效果好。到了8月份,玉米长到2米多高,用人工喷农药十分不便,而用释放赤眼蜂的方法防控玉米螟就简便多了。一般在玉米生育期内,释放两次赤眼蜂,每次在1亩地里挂上10个蜂卡就行,只需花费20元钱,成本与化学药物防治成本差不多。
今年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为什么能获得成功?在郑礼看来,主要是选择了最适宜的蜂种。山东省农科院天敌昆虫研发团队选择了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寄生玉米螟的优势蜂种——玉米螟赤眼蜂。同时,他们选用东北地区大量使用的松毛虫赤眼蜂作对照,几乎没有什么防控效果。其次,选用了当地蜂源。今年生产和释放的玉米螟赤眼蜂来源于山东济南郊区,是科研人员2014年8月份在玉米田采集的自然寄生玉米螟卵的玉米螟赤眼蜂,在山东等地适应能力最强、应用效果最好。第三,设计制作的蜂卡,具有防捕食、防雨水冲刷、防日晒等优点,保证释放到田间的赤眼蜂具有很高的羽化率和存活率。第四,抓住了关键放蜂时期。准确预测各个世代玉米螟的产卵期,在各代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初盛期释放赤眼蜂,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今年,科研人员在武城县示范田里的放蜂日期选在7月13日和8月10日,正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玉米螟的产卵初期和初盛期。
成功之处还在于,郑礼团队采用了正确的防治策略。武城县隶属德州市,该市是典型的玉米螟三代发生区,第二代玉米螟为害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玉米螟为害夏玉米的穗期,但关键世代是第三代玉米螟。课题组在第二代玉米螟产卵期采用长效蜂卡进行接种式放蜂,既有效控制了当代玉米螟为害,同时赤眼蜂通过在田间自然繁殖扩大种群数量,到第三代玉米螟产卵期仍然能够发挥作用。第三代玉米螟田间落卵量大、落卵时间长、为害严重,为实现对第三代玉米螟有效控制,在第三代玉米螟产卵初期进行了第二次放蜂,这样充分保证了防治效果。
专家认为,在同一地块中连续多年释放天敌赤眼蜂,可形成种群定殖,显著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戎宁)10月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工商局负责同志通报了山东省全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公布了2015年全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情况...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