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随时随地的示范
“据统计,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咨询个案已经占到全部案例的57%。”12月20日,济南市图书馆新馆地下一层报告厅内,国内著名心理专家李莉应邀为广大父母做了一场名为《智慧父母开启幸福家庭》的报告。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咨询、教育一线的心理督导师,李莉给了父母们什么建议呢?
父母要经常反思自己,
以给孩子正确的引领
讲座甫始,李莉在向现场听众问好的回应中,听到了响亮的童音。她建议现场带孩子来的父母,用手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一声:“你真自信,你的声音真洪亮!”接着,又建议现场的孩子,用手拍拍父母的肩膀,对父母说:“你能来学习,你真棒!”
在观察了现场父母的反应和行为后,李莉给出第一个建议:家庭教育是什么?不是我们要告诉孩子什么事应该怎么做,也不是进入课堂学习如何做父母,而是随时随地的示范——做给孩子看。孩子的言行都是模仿成人的,看到父母及周围的成人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当我们说‘不\’的时候,行为总是朝着‘不\’的反方向走。”李莉说,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很多遭受过父母不公平待遇或者暴力的人做了父母后,经常会说:“我决不能像父母那样对待孩子”。然而,这些人经常走着走着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为此,李莉建议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要时时反思:“我在做什么?我想让孩子做什么?”以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方向,给孩子好的引领。
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
就停下来
大多数父母意识到自身示范对孩子的重要性,接着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有时候或者很多时候,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把孩子往哪里引领?这怎么办?
“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停下来。”李莉建议父母:“暂时停下来,至少还有一半对的可能性。”停下来静观孩子,反思内心,这既是对自己的支持,也是对孩子的支持。因为,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免不了心怀焦虑,这种焦虑会直接传达给孩子,让孩子焦虑、压抑、听不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作为父母,适时地停下来,会让自己摆脱焦虑,心态平和,从而心平静气地审视自己及孩子。同时,未成年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的自由中才能选择自己的兴趣及未来发展的道路,父母停下来,还给孩子应有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反而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不同的父母学识水平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如果不能为孩子成长助力,至少要避免成为孩子发展的阻力。而避免成为阻力的办法,就是以欣赏的姿态,为孩子加油鼓掌。
降低对孩子的期待,
做好普通人就很了不起
“很多家长的焦虑,来自头脑中的空白。”李莉说,这些家长一方面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引领,一方面对孩子的现状不了解。中国父母最普遍犯的错误,是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对孩子的要求是以“邻家孩子”为标准,尤其是学习成绩。挂在这些父母口头上的话经常是“你看人家某某怎么能考那么好”“你怎么不跟人家某某比”。
“降低对孩子的期待!”李莉认为,“做好普通人就很了不起!”因为从人群的智商分布来看,智力超常的都是少数,智力低下的也是少数,智商在90-120的占到了人群的75%-85%。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智商在90-120的孩子注定成为普通人。如果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那么你的孩子就会成为“被压扁”的普通人;如果父母能发现孩子的特长,那么,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健康快乐地生活。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李莉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提供的教育只是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及一小部分技能,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还在父母身上。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不同,这不能改变,能改变的是孩子的“教养”。提高孩子的教养水平,父母就必须提高自己的修养。“所有的父母,都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够做到的最好的,但是,同样需要学习!”李莉说。
调整孩子的能量状态,
从改变信念开始
父母学习,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最为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信念,改变孩子的信念,从而把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调整到高能量状态。
高能量状态的孩子,通常学什么一教就会,对自己有要求,也有很好的行动力。这些孩子好奇、有活力、专注、投入,同时积极向上,凡事努力寻找解决方式。低能量状态的孩子,没有目标,不会进行自我管理,行动力也比较差。这些孩子经常呈现出来的状态是急躁、愤怒、担心、沮丧,看世界总是负面的视角,一开口说话就是指责。还有的表面上挺安静,但是状态是怨恨、后悔、挫败、内疚、自卑,甚至表现出尴尬羞耻。
那么,如果自己的孩子处于“低能量状态”,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所有真正持久有效的改变,都是从改变信念开始。”李莉说,一个人总是根据内心对自己的评价,选择做出自己的行为。孩子的自我评价,通常来自于他人尤其是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作为父母,如果说话总是给人真实的认可、支持的力量,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慢慢随之改变。
那么,如何改变信念呢?李莉建议,可以从“面对这件事,我是什么人”这一问题入手,举例来说,面对一道有难度的数学题,身份认定,决定了后边的信念和行为。譬如,甲认为“我是一个挺有数学天赋的人”,接着就会随之想到“过去我解过不少难题”,对自己的能力也充满信心,“我基础很好,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产生行为“我打算试一试”。面对同一道数学题,乙如果认为“数学不是我的强项”,接着就会想到“这道题老师出的比较偏,我怎么可能做得出来呢?”,从而导致行为“试了也是浪费时间,等明天找个人问问答案,交差算事吧!”
“父母的信念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李莉建议父母:要调整孩子的状态,先改变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孩子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巨野讯(通讯员徐兴波徐芬芬)“半辈子都在学校里,我离不开学校,离不开孩子们。”朴实的话道出了一位老师对孩子们的爱。一位患脑瘤的老师,问她为什么选择带病上课,她这样回答。...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