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

济南日报 2014-04-22 03:31 大字

■本报记者山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本好书,可以打开人的心扉,启迪人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成为我们今后人生之路上的宝贵财富。关于读书的好处,可以说不胜枚举。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近济南市部分著名专家、学者,一起畅聊读书经历,共同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心得,为您呈现出一道道不一样的人生阅读轨迹,看大家如何从读书之中品味到乐趣,怎样让读书成为学习成长的一种习惯。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姚洪运

读书可以启迪心智、传承文化、积累知识

读书,不仅能够启迪心智,而且可以传承文化、积累知识,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一个不善学习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不崇尚知识的国度,是一个不攻自败的国度。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学善思、不断追求进步的民族。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无不是通过发奋读书学习,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的。

至圣先师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做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西汉经学家刘向曾感慨道“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革命先驱孙中山曾言: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可见读书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浮躁现象,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美好人生价值的追求。读书之风,趋于淡然,人生追求,出现偏颇,甚至出现了文化不自觉、不自信现象,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十分危险的。

姚洪运告诉记者,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作为在校大学生,一定要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作为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人,要不断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勇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排头兵。作为中小学校建议导入国学诵读课程,让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开展活动增强爱国情怀。

最近喜欢的书目:

《经典诗文三百篇(大学版)》、《中华文化的三个根本》、《为了天下太平———文明对话录》、《邹鲁文化研究》、《四书精华解读》、《大学文化建设》。

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走进圣人心灵汲取智慧力量

杨朝明教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出差去深圳,看到深圳图书馆浓厚的读书氛围,甚为感慨。他从这些读书人的背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他的读书生涯中,他经常沉浸于中国经典文化书籍中,如痴如醉。特别是儒家文化,更是让他难以释怀。杨朝明教授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圣前贤留给我们最丰厚的精神遗产。儒学思想中‘自强不息\’、‘家国同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炎黄子孙。一个有希望的民族,必须是一个有文化立足点的民族。只有找到了这一坐标,我们才能知晓自己是谁。只有知道了我们是谁,我们才有足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凝聚力,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

青年人,要读书,要读好书,更要多读经典书。从经典书里面,获得启迪和智慧。特别是当今社会,谈到为人之道,莫若孔子也。儒家思想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孔子所强调的“孝悌”“慎独”等思想对国人思想道德修养尤其是青少年是非观、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价值。

最喜欢读的书:

《孔子家语》、《论语》、《大学》、《中庸》、《老子》等古典书籍。

新闻推荐

两小时成交260多台北京现代百城团购会千人来抢车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4月20日下午,北京现代百城团购会济宁站在济南市圣都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来自全市各个县区的近千名北...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