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博古好学,事亲重孝的孔继涵

济南日报 2014-01-26 04:30 大字

“戴氏遗书”广泛流传
点击查看原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孔继涵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其时年仅21岁。但其后命运乖蹇,直到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恩科取士,孔继涵才考中进士,官授户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兼理军需局事。刚到京都,孔继涵寓居在文体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于敏中的新建府第。厅堂正中悬挂着从兄孔继涑题写的“秦云簃”匾额,自题“因居”匾额悬于东厢。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衍圣公孔宪培入京迎娶于氏,就将公馆设在这里。孔继涵在京为官6年,善于结交士人名流,与安徽休宁学者戴东原、济南学士周永年、桐城文人姚鼐、扬州名士罗聘、扬州校勘学家卢文绍等人交往至深,互相切磋,学识日益渊博。特别是他与著名学者戴震结为亲家,关系极为亲密。戴震死后,孔继涵整理了他的遗著,并予以校勘、刻版,从而使“戴氏遗书”得到广泛流传,不仅受到当时士林各界的高度赞誉,而且为后世保留了一份传统文化遗产。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朝廷设立书局纂修《日下旧闻考》,孔继涵被任命为纂修官之一。《日下旧闻》是康熙年间学者朱彝尊编撰的一部著作。因当时人们把皇帝比作太阳、日头,所以京城、国都被称为“日下”。乾隆皇帝敕令编撰《日下旧闻考》,就是要依据《日下旧闻》的编次目录,增补“清廷宫室”、“京城”、“苑囿”等内容,合起来即是一部北京历史。孔继涵开始这项工作后,一面忙于检阅古籍,一面访问京城内外人士,还要考察寺院庙宇中的古碑,他也因此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考据鉴赏家。

著书立说校勘群籍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孔继涵为奉养慈母而请求卸官回籍。返乡后,孔继涵事亲重孝,对嫡母熊氏夫人朝夕侍奉,养老送终,深受族人邻里好评。

回籍次年,在县城东北购一所宋代所建“聚芳园”宅,其中尤以“微波榭”建筑形式最为可观。孔继涵即在此著书立说,校勘群籍,聚朋会友,饮酒赋诗。孔继涵爱好十分广泛,对天文、地理、经学、数学、文学、金石考据学等有关著作无不阅览,尤精于“三礼”。他前后收集了汉唐以来的金石拓本千余种,以与经义史志相印证。凡遇藏书家的罕传之本,必精心校勘付梓,以广流传。校订的书有张参的《五经文字》三卷,唐元度的《九经字样》一卷,《算经十书》五十卷,杜预的《春秋长历》十卷,《春秋土地名》十四卷,赵访的《春秋金钥匙》一卷,宋庠的《国语补音》三卷,赵岐的《“孟子”注》十四卷及戴震遗著《毛郑诗考证》四卷、《考工记图》二卷、《原善》一卷、《续天文略》三卷、《声韵考》四卷、《声类考》十四卷、《水经注》四十卷、《水地记》一卷、《策算》一卷和《文集》十卷。著作有《考工车度记补》、《杜氏考工记解》、《勾股粟米法释数》、《同度记》各一卷,《红榈书屋诗集》四卷,《文集》二卷,《斲冰词》三卷,《水经释地》八卷。他将其著作及所校订的书籍,统称为《微波榭丛书》。

著名蒙古族学者法式善在其《陶庐杂录》卷四云:“浦孟太史博古好学,不愧孔氏家风。版刻极佳。”现今北京图书馆保存有他的十五种抄本,如唐代长孙无忌等人撰写的《唐律疏义》、明朝黄宗羲撰写的《金水经》等,经专家鉴定均为善本。

孔继涵正当奋发有为之年,突然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春身染重病,久治不愈。这年秋天,侍读学士卢文绍从浙江余姚专程来看望他,孔继涵面容憔悴而多涕,勉强起身将他收集的汉隶拓本新版书籍送给知音、好友卢文绍鉴赏。当年十二月十八日,孔继涵逝世于慎修堂内宅。享年仅44岁。朝廷闻报,赠以文阶四品官朝议大夫户部主事加二级,军功加一级。孔继涵葬于孔林东北隅,内阁学士、翰林院编修翁方纲为其作墓志铭,好友卢文绍为他题写了墓表,对孔继涵的高尚品德、严谨的作风和治学精神做了高度评价。

新闻推荐

济南市纪检部门惩治腐败“零容忍”

今年重点查处民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征地拆迁等领域突出问题■记者山进实习生张芃芃昨日,记者从市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济南市...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