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速都市区融合畅享同城新生活

济南日报 2013-12-20 04:57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山进摄影记者杨国庆未来济宁将发展成什么样?新的都市圈将给市民带来什么?日前,济南市印发了《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规划》,规划中指出济南市将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围绕提升中心城区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科学实施城市功能分区,以“三河六岸”开发建设为抓手,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建设开放度高、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生态化、现代化城区。未来济宁都市区发展的宏伟蓝图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打开展现在市民面前。

《规划》中指出,在加快都市区融合发展中,济南市将以交通设施为骨架,以产业园区为纽带,通过交通设施互通互连、产业功能协作配套,加快各板块相向融合发展,到2017年,都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4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340万以上。

在产业融合互动上,坚持产业一体化布局,明晰都市区产业功能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协作配套、错位发展。以济宁高新区和兖州、邹城开发区为基础,规划建设大型工业聚集区,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领域和重点区域集中;依托西部“水陆铁空”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园、粮食物流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与济宁空港片区的融合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撤乡并镇、镇园合一,重点发展60个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和区域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城镇。把中心镇作为生产要素集聚发展和承载农村人口转移的直接区域,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力度,鼓励更多的中心镇建设成为既具有相应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又具有各自风貌和特色的小城市。支持一批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力争有更多小城镇进入全省全国百强镇行列。

城市:

功能更科学宜居更现代

在都市区发展规划中,济南市将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区,让市民生活更便利和城市布局更优化。太白湖新区,突出城市主中心地位,打造成全市的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体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任城区,重点塑造运河文化风貌和环境品质,疏解过密人口,提高功能配套水平,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生态旅游及房地产业,建设宜居宜业现代新城区;东部高新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创新研发、软件信息、商务贸易、生态休闲等功能板块,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和谐的国际化现代新城。

西部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产城一体,大力发展规模化临港产业,建设集航运枢纽、商贸物流、铁水联运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区,构筑中心城区西跨的新载体;兖州区,以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为重点,实现与主城区规划、功能、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加快向主城区融合,打造东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生态宜居区。

空间相向发展上,济宁高新科技新城向东发展,对接兖州;曲阜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和南部新区,向南对接邹城;嘉祥向东建设祥城新区,沿呈祥大道与济宁中心城区对接;兖州向西建设现代新城,与济宁高新区对接;邹城向东、向北发展,与曲阜南部新区对接。

另外,在公共服务一体化布局上,按照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原则,统筹布局建设一批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坚持以县城为重点,加强工业园区、生活居住区、城乡交通枢纽和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县城功能,做优人居环境。

市民:

交通更快捷生活更便利

当你漫步在城市之中,你会发现身边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一条条大路宽阔平坦,纵横交错。到处透着现代和繁华,时尚和潮流,城市发展日益加快,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生活在城市中的市民将会感觉到城市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了,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善了,城市交通也越来越快捷了。公园里、广场上和绿地上,一群群舞者在动听的旋律下翩翩起舞,她们的洋溢笑脸掩饰不住生活在都市的幸福。

家住益民西区在兖州某机械制造公司上班的张华,对都市生活便利有着切身的感受。几年前,由于路远,每天下班后不能按时回家,只有周末才能与家人团聚。现在城市发展的步伐让张华实现了每天回家的梦想。从公司到家乘坐城际公交,用时不到四十多分钟。

两年前,张华买了一辆车,每天开车上下班。随着油价的上涨,开车上班的成本越来越高了,每月用于车辆的支出费用1500多元,花去了工资的三分之一。开车上班虽然方便了,但是经济负担加重了。自从城际公交开通后,张华办了一张月票,每天都会乘坐城际公交去上班,一个月花费不到200元。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公园、广场、绿地和社区,大都设有健身活动区。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健身。每天早上,李大妈准时出现在仙营绿地健身器材处,唱歌、跳舞,不亦乐乎。李大妈笑着说:“自从家门口设立了健身器材,我每天都来锻炼,你看我身体多棒,一些老年病都好了。”像李大妈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福利。

专家观点:

都市区域融合将为济宁未来发展带来新机遇

济宁学院社会科学部主任颜景虎告诉记者,近年来,济宁的经济社会环境已有了很大变化,城市面貌极大改善,但是仍然滞后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步伐。鲁西科学高地发展体规划以超前的思维和站在更高的战略高度,对都市区的经济、产业、资源进行联系、整合,发挥区域合作的规模效应,同时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城市的布局与发展,实现资源共享,鼓励自然资源、能源、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对济宁未来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发展中把握好这个机遇,对促进和推动济宁的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济宁市委讲师团团长丁海燕认为,济南市提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体现了中央城镇工作会议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精神,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按照“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的总体思路,可尽快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实施城市功能科学规划,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使济宁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保住“六市为先”定位,赶超其他城市发展的需要。

建设区域城市,有利于抓住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化进程具有不可逆性,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迅速推进,按照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定位的确立,可有序推进老城区升级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凸显中心城区主体功能,形成开放度高、辐射力强、功能完善的生态化、现代化城区。在城市化高级阶段,较小的城市一般很难做大规模,未来15至20年将是各城市实现迅速扩张的唯一机会。同时,可以抢占区域竞争制高点,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面对济宁周边城市发展的逼人态势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挤压,只有激流勇进、做强做大,成为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才能与周边城市齐驱并进。以避免造成城市的“被边缘化”或被周边城市覆盖。

也可以完善城市功能,降低要素配置成本,增强城市的聚集性和辐射性,济宁市组群结构大城市交通网络化的形成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有力的步伐向前推进。以便更好的发挥市场的主导、资源配置和政府调控、服务的积极作用,使各种资源释放出更大的活力。

新闻推荐

曾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济宁地委书记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王艳茹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的人们,对毛主席的感情就像亲人一样深厚,而能亲眼见到毛主席更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幸福经历。在济宁有两位...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