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静通讯员樊云松走

济南日报 2013-03-24 10:11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刘静通讯员樊云松

走进济宁市艺术团刘世福曲艺工作室,他和他的徒弟们正在排练,正拉着京胡的他,时不时停下来指点一下他的徒弟们。采访结束,把刚刚拍的排练的照片给他看,他顶着微秃的脑门打趣问“能不能把我的发型修漂亮点”,引得记者和徒弟们哄堂大笑。这就是刘世福,诙谐、幽默、豪放,一如他的山东琴书表演风格。

初衷:有饭吃,还发钱

刘世福生于1960年,那时候,上高中要靠推荐,推荐的首选理由就得“成分”好,虽然语文成绩很好,可由于“成分”问题,他也没有机会再去读书。在十四五岁时,他就跟着生产队里的师傅学习琴书,因为唱琴书时,生产队管饭吃,还能发给一元钱,这让这个十几岁的少年颇为得意和满足。除此之外,当地农村街坊邻居有不少会坠琴和扬琴,他就跟着这些玩友们这个学上一段时间,那个学上一段时间,学着学着,就感觉很多东西不够用,在十五六岁时随琴书名家朱何堂、坠子艺人王朝会学习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并开启了他职业说书艺人的生涯,为了生存而穿梭奔走于各种集市和庙会之间。用他的话说就是开始了“跑江湖”:火车站、集市、庙会、田间地头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大量的演出机会,慢慢地让他形成了独特的演出风格:诙谐、幽默、粗犷、豪放。这样,一直唱到了2002年。

变成城市人,端上了铁饭碗

2002年,对刘世福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年,那一年,济宁市政府为了表扬他在文化艺术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将他调入了济宁市艺术团,他和他的家人踏入了城市,成了城市人。这个以前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庙会集市熙熙攘攘街头的卖艺人,再也不用过那种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日子,他和他的山东琴书走进了这个高楼耸立、霓虹灯闪烁的都市。兴奋归兴奋,可如何让他安身立命带着乡土气息的琴书在这个时尚、现代的城市落脚,成了刘世福面临的一个问题。他苦苦的思索着,这个山东琴书以后姓“土”还是姓“洋,”让他纠结不已。

“土气”中的创新雅俗共赏中的平衡

刘世福的琴书依然在欢快的唱着,他发现,城市人对“土气”并不排斥,他唱得更带劲了。当山东琴书北路派和东路派都面临困境的时候,刘世福也发现了传承的危机。因为学习山东琴书并不是一件特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好的天赋:嗓音、形象、对乐器的掌握,可扬琴、坠琴、京胡和打板,这乐器哪样都不是那么容易“伺候”,再加上表演、唱腔,没有一个三年五载的工夫根本没办法登台演出。慢慢的,他也发现群众的口吻有不一样的。他必须改变创新,才让山东琴书有机会传承下去。刘世福不断地挖掘民间经典艺术作品、结合时代新风,同时在行腔隽美中着力体现齐鲁风韵,经他多年持续的努力和自己不断的演出实践,创作出了《人祸》、《罪责难逃》、《苦乐娘亲》、《会亲家》、《贾会计》、《送锦旗》、《说说咱老百姓的心里话》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琴书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并获得了曲艺界的广泛的好评。曾有著名曲艺界评价他们的作品“他们创作演出的作品虽然‘土气\’,但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生活,广大农民喜闻乐见。”

例如琴书作品《圣地新貌》中对当地政策进行了如此的阐释“济宁自古出圣贤,儒家文化几千年。英模人物表不尽,咱唱一唱济宁的变化与发展。看南边圣地新城以定了位,看北边济北新城建的欢。看东边科技新城随风涨,在西边,生态经济区一眼望不到边。特别是小北湖建的好,讲求的是环保低碳新理念。今年还有一件大喜事,省运会交给咱济宁办。这是省里相信咱。”在这首琴书曲目中,济宁飞速发展、安定、和谐的形象就最大程度地凸显出来,这也正是国家所需要的。

口传心授,做好传承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经济发展以及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变,国家为传统音乐形式提供了准入的合法场所,提供了时代的舞台;传统音乐形式应邀走出民间,应“国家征召”参加官方文艺调演、文化宣传与展示等。刘世福也在这种演出与活动中,收获到一项又一项的荣誉:2003年创作演出的山东琴书《苦乐娘亲》在全省曲艺大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3月受到济宁市文化局的通报表彰,并荣获市直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4年9月创作演出的山东琴书《苦乐娘亲》荣获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2005年3月创作演出的山东琴书《逛新区》,在济宁市新创作文艺汇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及创作一等奖;2005年12月被中共济宁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济宁市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同时被评为“济宁文化系统先进个人”2006年3月创作演出的《喜事多多》获山东省社会文化调演特别奖,并参加了省“文博会”的演出。2009年9月在省“歌颂新中国、喜迎全运会”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开幕式中获表演一等奖。2010年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同年6月在市创建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活动中,创作、表演的《送锦旗》,受到全国双拥模范城评审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正如济宁艺术团团长赵建刚所说,山东琴书是民间草根艺术,经过刘世福的创作和加工,搬上大舞台,济宁艺术团将借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世福这块品牌,好好做好传承,把能唱、能拉的一些青年才俊吸收到这个琴书中去,为琴书注入新的血液,把这个剧种发扬光大。为了传承,刘世福教授徒弟一点也不含糊,他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仍恪守着中国传统艺人们那种口传心授、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同时,他对自己的徒弟要求得非常严格,小至一个唱词、大至整段的唱腔,事无巨细都亲身示范演奏,唯恐学生不能够继承南路琴书这一流派的艺术风格。在城市中待的时间久了,他发现不管对自己的学生如何的严厉苛刻,这些跟随自己的学习者就是唱不出琴书里的那种浓郁的乡土韵味。对此,刘世福绞尽脑汁,最终他决定把自己的学生带到农村去、带到农村老百姓们的面前,让这些学生接受老百姓的考验,接受农村大环境的洗礼。

山东琴书的前世今生

山东琴书原是“庄稼耍”,早在200多年前就在山东农村中流行。扬琴是山东琴书的前身,最先流传于鲁西南,后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形成了“南路”、“东路”和“北路”。清光绪年间,鲁西南地区灾荒连年,农村生计艰难,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竟然还出现了“易儿相食”的残酷局面。山东琴书早期的艺人贺金城、贺金柱、殷田昌、李凤兴、李若光、李若亮、茹兴礼等为了生存不得已背井离乡,从鲁西南农村进入到水旱码头重镇济宁,他们撂地说书,促使“小曲子”由自娱性的“庄稼耍”向职业性说书的转化,并开始出现“唱扬琴”、“打扬琴”等称谓。在济宁运河沿岸的土山杂耍地,艺人们相互竞争甚至是同台献艺,促使了“扬琴”在济宁风靡一时,萌生了最早的琴书流派———“南路”山东琴书。

二十世纪60年代山东琴书在济宁特别是金乡县得到空前发展,每到秋收之后农事不多的日子,农民就挖地窑子,唱琴书,苦练一冬,到农历过年时,便以琴会友,互相比赛演唱;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便形成了演唱高潮。一度形成“一村一台戏,五里不同行”的繁荣景象,成为百姓劳作间隙,娱乐生活重要的精神文化食粮。“文革”时琴书也和其他曲种一样,出现了人才、创作和观众的“断层”,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新闻推荐

济南市刮刮乐即开票市场占有率居全省首位

进入2013年来,在多项市场营销举措的促进下,济南市福彩刮刮乐呈现稳步发展。据统计,在全市即开票市场中福彩刮刮乐占有率高达74.11%居全省第一位。...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