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倾心谱写民生保障新篇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山进通讯员杨殿生
近日,全市民生建设大会保障体系建设大会成功召开,济南市将在全省率先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制度完善、体系完备,符合市情、持续发展”的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到2015年在全市基本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难有所帮”,让济宁人民普遍过上经济殷实、文化丰富、保障有力、安定和谐的新生活。城乡居民的归属感、自豪感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市民政部门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细化任务、实化措施”,在促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上,认真扎实的行动起来。日前,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市民政局局长徐建设同志。
记者:徐局长,您好!请问民政部门如何贯彻落实全市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大会会议精神?
徐建设:济南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是市委、市政府提升民生福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保障民生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救助和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全市民政部门一定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作为、加倍努力,充分发挥民政在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确保困难群众衣食无忧,让每一名贫困学子如愿就读,为老年人安享晚年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孤残儿童健康成长,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传送到千家万户。
为贯彻落实好全市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大会精神,市民政局将所承担的民生保障工作细化梳理成社会救助、养老服务、未成年人关心保护、优抚安置保障、民政公共服务五个子体系,并明确了目标任务、细化了措施“实事”,落实了具体责任,确保把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记者:落实民生保障体系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做法?
徐建设:首先,民政部门加大济困救助力度,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近年来,我们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作为首要任务,连续5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为1.6万户农村贫困家庭新建住房,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全员覆盖的医疗救助制度,资助1500多名城乡低保家庭大学新生顺利入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制度,对救助体系统筹整合、科学梳理,项目化推进各项为民实事:围绕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完善社会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增长,年年有提高,补助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今年连续两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的基础上,年底会同财政部门再次提高城市低保补助水平。围绕解决困难群众“医疗难”,取消住院救助病种限制,逐步提高救助标准,对患有重特大疾病的特困家庭,实施二次救助。围绕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实行即时申请、即时受理、即时施救,确保农村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围绕解决困难群众子女“上学难”,扩大城乡低保家庭大学新生救助范围,从本科生扩展到专科(含高职)生,本科新生救助标准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
其次,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近年来,我们以扶老救孤为重点,稳步推动社会福利制度向适度普惠型迈进。全市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9个,收养1.87万老年人;全市145处乡镇敬老院实现集中供暖,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近两万人。建立了孤儿保障制度,全市1000多名孤儿的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拓展社会福利保障范围,建立面向大多数群体,涵盖基本生活需求的福利制度,打造全省“适度普惠”示范区。一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市福利中心二期工程,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护理、康复全方位服务;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建成集孤老供养、社会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福利中心;每个街道建立一所具有老年人托养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实施乡镇敬老院改造工程,明年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到“十二五”末,全市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55%以上的农村社区,村级互助养老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为“三无”老人、低保困难老人、“空巢”高龄老人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年惠及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二是建立儿童福利保障体系,从今年起,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基本生活费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机构集中供养孤儿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元,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完善孤儿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保障政策措施,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全覆盖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网络。三是建立适度普惠型公共服务体系,从2013年起,实行婚姻免费登记,逐步实施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
再次,搭建基层民生公共服务平台,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强监管和指导,充分发挥城乡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慈善组织等基础平台服务群众、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在街道和乡镇建成“一站式”、综合性社区事务服务中心,规模较大的城乡社区均建立社区服务站,集中办理劳动保障、民政救助、医保服务等涉及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的社区事务,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覆盖到城乡社区;在偏远农村设立专兼职“民生代办员”,让广大农民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类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全面梳理涉及民生服务的事项,并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发挥转移政府职能、参与社会管理服务、促进就业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慈善超市网络,搭建覆盖城乡的新型救助平台。
最后,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抓紧研究制定推进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成社会救助、应急救灾、优抚保障、养老服务、未成年人关心保护、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和社区服务等七个方面的子体系,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加强督导检查,使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每年、每季度、每个月都有目标、有抓手、有措施、有成效。坚持从当前条件最具备、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每年兴办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体系建设就在身边,感受到体系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变化。广泛宣传惠民政策和民政业务基本服务规范,把救助项目、资助标准、申请程序送到每家每户,让基层民政干部熟悉民政业务,让困难群众明白救助政策,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社会监督。
图为:市民政局迅速行动,狠抓落实,于9月23日召开专门会议,贯彻落实全市民生保障体系建设大会精神。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历时近两个月,回收调查问卷数千份,“济宁市民用卡习惯调查”报告终于“绘制”完成。调查显示...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