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工业强市:关键是抓好大企业

济南日报 2012-05-08 14:37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汶上如意天容生产线记者杨国庆摄

■记者相启申

实现“工业强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济宁迫切需要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关于扶持销售收入千百亿工业企业(集团)加快发展的意见》出台彰显了济宁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决心和意志。一系列扶持培育政策出台背后,是基于市情的深刻认知、时不我待飞速发展的果断决策、提升百姓民生福祉的迫切考量。

老牌发达地区、后发快进地方的发展表明:

工业强则经济强,大企业强则工业强

济宁的市情是什么?纵横对比分析,济宁发展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深刻认识市情、科学总结经验、把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鲜明提出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把“工业强市”作为第一发展战略,以工业经济的跨越带动和支撑全市发展的跨越。可以说,这是济宁发展到现阶段的不二选择,是一个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战略性决策。抓发展重在抓工业,抓工业必须抓好大企业。大企业大集团作为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所处的位置很重、肩负的责任很大。

实现工业强市目标关键靠大企业大集团来支撑,无论老牌发达地区,还是后发快进地方的发展实践一再表明,工业强则经济强,大企业强则工业强。春节后,济南市赴江苏、浙江的多个城市考察学习。这些城市发展快、势头猛、实力强,关键就靠大抓工业,特别是有一批大企业来支撑,徐州市近年来工业投资额连年保持在1000亿元以上,已形成了6个千亿产业,沭阳县树立“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的理念,高举“工业强县”的大旗,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增长50.2%、44%、63%。淮安市始终坚持“工业强市”第一方略,去年工业投资突破1000亿元、增速全省第一,今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50个、完成投资1200亿元,杭州市有22家企业入选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30家入选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56家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要成为工业强市,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工业经济总量要大,二是核心竞争力要强,二者缺一不可。济南市作为全省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多年来工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0亿元大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培育出一批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但也要清醒看到,目前济南市工业发展的水平和实力,与济宁在全省应有的地位相比,与省内经济总量曾和济南市相当的潍坊、淄博比,与同处淮海经济区的老工业城市徐州相比,既存在总量不够大的问题,也存在竞争力不强的问题。2011年,济南市工业经济总量为4276亿元,潍坊、淄博、徐州分别为9378亿元、9497亿元、6903亿元;济南市过百亿元企业5家,潍坊、淄博、徐州分别为12家、10家、7家,差距还比较明显的。

大企业大集团在膨胀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作用无可替代。济南市5家过百亿企业,去年的销售收入就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3.4%,利税占到39.4%,利润占到40.7%。济南市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实力,实现五年内工业规模过万亿的目标,必须把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牢牢抓在手上,为建设工业强市提供坚强支撑。

抓住大企业大集团,

就是抓住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

记者了解到,济南市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就是要在稳定煤炭产量的前提下,使之成为济南市工业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进而带动全市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明显改变煤炭等资源型产业占比较高的局面。现有煤炭等资源型企业都要发展非煤炭资源型持续产业;现有非资源型的骨干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加大对外开放,加快技术改造,加速产业升级,实现由济宁制造向济宁创造的转型跨越。

近年来,济南市积极推进经济战略转型,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较好成绩,去年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6.4%。但从根本上讲,济南市经济结构层次还比较低,产业集中度不够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整体竞争力比较弱,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仍然十分紧迫,现阶段工业仍是济南市经济的主题,转方式的重点是转变工业发展模式,调结构的重点是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企业大集团在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支配的资源众多,市场影响力巨大,尤其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方面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是带动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转型的龙头和引领力量。

抓好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是抓住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牛鼻子”,可以通过上下游配套、技术扩散等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可以通过产业价值链、技术传送链带动所在行业的发展,为全市中小企业起到良好的辐射示范效应;可以有效改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扶持“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

一切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高度关注民生福祉,确立了奋战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让全市人民普遍过上经济殷实、文化丰富、生态宜居、安定和谐的小康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牢牢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尽快做大总量、提高均量、提升质量,为全面达小康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目前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还有较大差距,要在五年内实现主要人均经济指标赶上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必须采取非常之策。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注重扶持成长性强、发展潜力大的“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扶持“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培育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不仅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其在壮大地方财力、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提供重要保障。

新闻推荐

相约春天·相约诗歌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