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远去的背影――― 追忆2011年国内外那些逝去的文化名人

济南时报 2012-01-12 16:26 大字

□潘启雯

2011年已离我们远去,人们或许还没有来得及追忆,时光便将人之喜怒、酸甜、爱恨、起伏强行卷走,当中被带走的还包括不少国内外重量级文艺名人的生命。

胡正、周海婴、柯岩、朱季海、袁雪芬、木心、章培恒,伊丽莎白?泰勒、艾米?怀恩豪斯、西德尼?吕美特、迈克尔?斯特恩?哈特、瓦茨拉夫?哈维尔,许冠英、陈志远、邓光荣……有的寿终正寝,有的壮年罹难,有的英年早逝。甚至有的中止未竟的事业,告别人间的是非,他们离开了我们。回首他们缔造的辉煌,我们仍旧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为这个世界带来的种种改变。

斯人已逝,扼腕痛惜。然精神长存,循其踪迹,有些仍后继有人……限于篇幅,笔者试追忆部分文化名人的旧日音容,拾取其精神宝藏,以飨读者。

迈克尔?斯特恩?哈特周海婴周来祥瓦茨拉夫?哈维尔▲木心柯岩

胡正

胡正:

“山药蛋派”最后一位主将

“山药蛋派”的最后一位主将、作家胡正已于2011年1月17日在太原去世,享年87岁。其著有长篇小说《汾水长流》等。“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随着胡正的离世,已在文坛上淡出许久的“山药蛋派”恐怕是真的要画上句号了。倘若由此及彼,消逝的又岂止是一个文学流派。

胡正人虽已去,但言犹在耳,他曾谆谆告诫道:“写农村题材小说,自然要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熟悉农村干部。同时还需了解农村政策,了解现行政策、过去的政策,并且还应当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想到以后的发展。因为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干部,不能不受政策的影响,人物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与政策有关联。写农村题材小说也就必然要考虑农村政策问题。”

点评:西风落叶之叹,看似无奈,但更多的应是一种怀恋。“山药蛋派”这一称谓,确是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但集结在这一派下的作家都有着难能可贵的朴素而真诚的农民情结,这就超乎了一时一地,即使时至今日,也值得赞叹与推崇。

姚辛:

一个人的文化“长征”

《左联之鹰》振翅鼓翼欲飞蓝天,作者姚辛却翅折羽断永远倒下――― 2011年1月22日,姚辛不幸去世,离80岁生日仅有两天。

姚辛,1934年生,浙江嘉兴人。曾在嘉兴一所中学任语文教员,20世纪50年代开始左联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编著、出版《左联词典》、《左联画史》和《左联史》,搜集、发现和保存了大量有关左联和现代文学史的史料。

点评:左联盟员究竟有多少?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谜。姚辛发现,左联盟员在“文革”中饱受冲击,许多盟员都已去世,无数重要的史料也因此永远沉埋在历史的风尘中。当务之急是抢救左联盟员,抢救左联史料!姚辛开始了中国文化史上一项独特的壮举:一个人的文化“长征”。

何兹全:

爱国一书生

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出生于1911年9月,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2011年2月15日,不幸去世,享年100岁。

何兹全曾师从傅斯年、陈寅恪。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他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代表性著作有《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古代社会》、《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等。在长达80年的学术生涯中,何兹全潜心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中国社会史、中国文化史,最有影响力的学说当属“汉魏封建说”。由于与主流的“战国封建说”并不合拍,曾引起极大争议。

点评:“辩证唯物史观使人聪明”――― 这是何兹全对自己数十年治学道路、治学经验、治学思想的总结。他在1997年为《爱国一书生》所作的《自序》中这样写道:“平心而论,我是个中庸之资。和我的同代同行来比,我的天分是差人一头的。今天使我也能稍有成就作为他们同列中的一员,只是我稍多读了几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的书而已。辩证法使我好思考,也才聪明了一点。”正是这几句朴素、平实的语言,表达出了这位历史学家的心声,也反映了历史研究中的一个“秘诀”,一个真理。

周海婴:

捍卫鲁迅形象、弘扬鲁迅思想

2011年4月7日,在父亲鲁迅诞辰130周年的日子里,那个1929年9月于“上海出生的婴儿”―――周海婴永远地朝着父亲的道路走去……享年82岁。不可避免,周海婴一辈子都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下,“他留给我的是一个紧箍咒,别人都认为,既然是鲁迅的儿子,你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很好啊!”但周海婴并没有复制父亲的成功,而是在父亲去世后,用自己储蓄多年的压岁钱交纳学费报考南洋无线电夜校,后又考进北大物理系走上科研道路,最终成为一名无线电专家。

不过,周海婴依然把保护鲁迅遗存、捍卫鲁迅形象、弘扬鲁迅思想当作自己毕生的责任。2002年,他与儿子周令飞成立了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后监制了电影《鲁迅》,并筹划了40集电视剧《中国大文豪》。

点评:周海婴的离世,将鲁迅“文墨为器”的年代推得更久远,但鲁迅精神依然长存于国人心中;且仍有其子周令飞负命而上,将保护鲁迅遗存、捍卫鲁迅形象、弘扬鲁迅思想当作自己毕生的责任―――这难能可贵。

周来祥:

以“美是和谐”为核心的美学理论体系

提出并独创了以“美是和谐”为核心的美学理论体系,以“主体与对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为美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最高的审美境界,被学界视为“和谐美学学派”创始人的周来祥2011年6月3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周来祥,1929年生,山东高青人。50多年来一直从事美学、文学、文艺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出版《马列主义的美学原则》、《美学问题论题》、《论美是和谐》等专著18种。

点评: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周来祥从一个青年学者成为著作等身、驰名中外的美学大家。他苦心探索,形成了以古代素朴和谐美、近代的崇高美、现代辩证的和谐美为主线,以中西比较美学为两翼的独具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已成为美学界独树一帜的学术流派。

迈克尔?斯特恩?哈特:

电子书发明者的“狂热”和丰碑

电子书的风靡及其给纸质书刊带来的巨大冲击是2011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1971年7月4日,受到一份免费的美国独立宣言副本的启发,他决定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上,以便传给网络上的其他用户。从此以后,数字化并分发文学作品成了他毕生的工作。他是一个“狂热”的技术主义者和未来主义者,毕生都在亲身学习并实践当今各种技术:无线电、高保真音响、视频设备,当然也包括电脑。截至他去世时,他创办的古藤堡项目,能够提供60种不同语言的电子书,被认为是最具生命力的网络文学项目之一。他就是迈克尔?斯特恩?哈特。

2011年9月6日,迈克尔?斯特恩?哈特在伊利诺斯州乌尔班纳的家中去世,享年64岁。

点评:哈特在世上留下一座丰碑。电子书的发明不单纯是现代信息环境中的一个技术创新或先导。一个比较正确的理解是,电子书是一种高效并有效的,不受限制自由分发文学作品的途径。获取电子书提供了提高文化水平的机会。

朱一玄:

锲而不舍地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资料

著名学者朱一玄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0月16日逝世,享年100岁。朱一玄1912年生,山东淄博人。先后就读于济南第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四川大学,1946年起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

朱一玄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出版有《水浒传资料汇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西游记资料汇编》、《金瓶梅资料汇编》、《红楼梦资料汇编》、《红楼梦人物谱》、《明清小说资料汇编》、《聊斋志异词典》、《警世通言校注本》等数十种,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点评:有人说做学问就要耐得住寂寞,那朱先生可谓一位真正的学者,无论境遇如何,都兢兢业业、锲而不舍地搜集整理中国古典小说资料。资料汇编,换言之就是最基础的工具书,是从浩如烟海的皇皇巨著中去粗取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的摘编整理,是为他人作嫁衣的幕后工作。

瓦茨拉夫?哈维尔:

“剧场是透视未来的望远镜”

他是捷克共和国首任总统,出身贵族企业家庭,取得经济学专业学位,却在戏剧舞台上寻找到了梦想;他经历曲折,跻身政坛却从未丢掉属于文人的那份淳朴,是捷克文坛的“三驾马车”之一,剧作品在世界戏剧界享有盛誉,尤其钟爱荒诞剧;卸任总统后他笔耕不辍,并获得卡夫卡奖,成为该奖项的第十位得主,他就是瓦茨拉夫?哈维尔。哈维尔曾几度入狱。他说:“监狱生活是我人生道路上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一个阶段。”除了140多封《狱中书――― 致妻子奥尔嘉》,哈维尔的代表作还包括《乞丐的歌舞剧》、《哈维尔自传》等。2011年12月18日,哈维尔因长期健康状况不佳去世,享年75岁。

点评:“我深信,剧场是透视未来的望远镜,也是具体塑造我们希望的方法。剧场体现了人类今天主要的希望,也就是活生生的人的重生。”哈维尔对于戏剧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2011年,被德国总理默克尔称为“伟大的欧洲人”、被波兰前总统瓦文萨尊为“用笔和文字做抗争”的哈维尔离开了。

柯岩:

热情像一团火焰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2011年12月11日,这篇家喻户晓的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作者,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柯岩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文革”之后的柯岩,不再只是一个儿童作家。1978年以后,柯岩创作了《船长》、《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美的追求者》、《特邀代表》等报告文学,迅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此同时,柯岩还长期从事青少年文学创作,很多作品入选中小学教科书,她也非常关注青少年成长和教育问题,根据她的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拍摄的同名电视连续剧曾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点评:都说柯岩的热情像一团火焰。取“柯岩”为笔名,她自己解释说,中国古人把小苗称之为“柯”,磐石称之为“岩”,“我知道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因而决心终生扎根大地,终生奋力攀登,使我的作品能像岩石中的小树那样富有生命力。”

木心:

极力写过去,是想穷尽人心的可能

“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这是木心写过的诗,像是他自己离开人世的预言。喜欢木心的人,将他奉若神明,谓之曰“大师中的大师”、“净化汉语写作的人”;不喜欢木心的人则表示“看不出什么好”;更多的人听到这个名字一脸茫然:“木心是谁?”木心生前说:“爱我的人,都是爱艺术的人。”

这个2006年才正式在中国内地出版作品的老人,2011年12月21日在自己的家乡乌镇去世,享年84岁。他自幼接受古典教育,却暗暗喜欢白话诗,热爱外国文学;“文革”手稿被焚,年过五旬到了国外才再度开始创作;他书写中文,受到外国人推崇;直到五年前,大陆才出版他第一部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他自己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错的。

点评:相比于那些写当下生活的较为年轻的作家,木心更多的是在写回忆,或者与我们的生活情境较为不同的“当下”。人类文学无非是一部人心的大书,就永恒的生命而言,并无所谓过去与当下。木心极力写过去,是想穷尽人心的可能,同时亦满足他那蓬勃的好奇心和创造欲。

新闻推荐

济南首例侵犯软件著作权案告破10人办私服站营利50万

时报1月11日讯 (记者殷玉国)几名年轻人建立“玫瑰小组私服制作”网站,招揽客户,为客户提供网络游戏“热血传奇”的私服架设,3年多时间非法营利50多万,涉案金额200多万。日前,市中警方破获济南首例涉嫌...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