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肃人杜根发卖掉老家的房子留在了济南社区文化让他视他乡为故乡

济南时报 2011-12-24 21:54 大字

作者:黄智义)

11年前来到济南时,甘肃人杜根发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永远地留在济南,并爱上济南,扎根于社区文化。如今,他卖了甘肃的房,成为天桥区一家社区艺术团的主心骨。他,不走了,济南这个他乡,已然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撑起来:大老爷们缝制裙子,就为了省钱搞演出

在一个下雨天里,记者来到天桥区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区居委会。在一栋老式居民楼的狭小房间里,杜根发正使用缝纫机制作一套裙子。屋外很冷,屋内烧着土暖气,很温暖。

杜根发告诉记者,他正在给艺术团的团员们制作演出服装呢。居委会工作人员说,艺术团所有的演出服装都是杜根发自己制作的。

为了买最便宜的布料,他骑着自行车在大冬天里跑到泺口;为了买到最合适的辅料,他能转遍济南所有的服装批发市场;有时候,他还坐长途车到周村批发布料。“艺术团的经费很有限,他这样做就是图便宜,为了省钱,希望能撑起艺术团来。”

他的裁缝手艺是年轻时候跟岳父偷学的,没想到退休之后居然有了大用场。

2005年7月1日前夕,为了保证演出,他和老伴两整夜没合眼,赶制了24件演出服装,还为主持人撰写了主持台词。

目前,他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了各种演出服200余件,制作了各类道具、头饰等30多件。

留下来:放弃大房子,他和老伴住进“垃圾堆”

杜根发今年66岁,是甘肃一单位的退休干部。2000年,为了给在济南工作的大儿子带孩子,他和老伴来到济南,住进工人新村南村西社区。

当时,西社区有一支中老年健身队伍,每天早晨在居委会门口的空地上进行简单的健身锻炼。杜根发的老伴刘芝兰和人聊天时说,杜根发退休前是单位的文艺工作者。

居委会立即动员杜根发加入到队伍中来教大家跳舞。他找音乐,录带子,编动作,排练的舞蹈《好收成》反响非常好。

从此,除了和老伴带两岁多的小孙子以及买菜做饭外,杜根发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搜集资料,挑选音乐,创作编排节目。2004年,西社区成立了社区艺术团――― 朝霞艺术团,杜根发被推举为艺术团的艺术总监和编导。

此时,杜根发仍有回到甘肃的想法。居委会和团员们一再挽留,并四处给他找房子。他被大家的真诚感动了,决定留下来。

2006年,他卖掉了甘肃的房子,决定永远做一名“济南人”。大儿子在济南买了大房子,想让他去住。但他没有,而是租住在居委会提供的两间破旧的小房子里。

“当时,房子非常破,院子里堆满了垃圾,我们相当于搬进了垃圾堆。”刘芝兰说。

居委会人员和艺术团的团员帮忙将垃圾运走。光清理垃圾就用了好几天。

动起来:带领艺术团守护社区文化

自2004年以来,杜根发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的文化活动和社区建设中来。

如今,杜根发先后创作了社区之歌《朝霞映红咱社区》、群口快板《夸济南》、歌曲《十唱咱社区》、锣鼓快板儿《丰碑刻在我心里》、相声《生男生女都一样》、三句半《和谐社会最美好》……“他已创作了近百件文艺作品。”一名艺术团的团员说。

不爱吃水饺的杜根发爱上了水饺。如今,他俨然成了艺术团的主人,说着略带甘肃味的济南话,时不时地请团员们到家里来包水饺,或者吃他和老伴做的甘肃面。

每年快到春节时,他自己买纸,为社区居民书写对联,如今已免费赠送了500多副。他还开办了服装裁剪知识讲座,免费为大家传授技艺。 (记者黄智义)

新闻推荐

23日,山东城建职业学院建工1009班组织聚餐大二男生喝两斤白酒后猝死

作者:张丹丹□本报记者 张丹丹12月24日,圣诞节前夜,又名平安夜。然而对于宋阳(化名)的家人来说,却是一个不眠之夜。23日,山东城建职业学院建工1009班组织聚餐,人高马大的宋阳喝下两斤白酒后猝...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