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南人与济南话

济南时报 2011-10-04 16:53 大字

□苗尔澜

“有心长作济南人”,这是生活在金末元初的元好问写下的诗句。

元好问是山西忻州人,文学造诣极深,被尊为“文坛盟主”。元好问幼时曾随叔父路过济南,对济南的印象仅是“大城府而已”。1235年,元好问应友人之邀再次来到济南,对济南的印象便有了大飞跃。

文人雅士多爱山水。元好问徜徉于济南的湖光山色中,赋诗十余首,对济南的景致多有描述,并发出了“有心长作济南人”的感慨。

其实,元好问第二次来济南,仅盘桓半月有余。倘若他在济南生活上一年半载,领略一下风土人情,或许就会“真心长作济南人”了。

所谓“济南人”,是个宽泛的概念。济南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个包容的都市。延至近代,济南业已接纳了各个省份的外地人,至于省内的就更不必说了。

外地人来到济南,带来了彼地的乡风乡俗。济南人能接受的,便接受了。而外地人入了乡,随了俗,日子一久,便也成了济南人。

具体一点,济南人又可分为“城里的”,“商埠的”,“西关的”,“北园的”,等等,不一而足。

济南的老城,城墙厚而固,呵护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历史风貌。生活在城里的济南人,行为中规中矩,说话慢声细语,成了济南人的典型代表。

商埠是济南近代建成的新城,经纬交错,洋味十足。生活在这里的济南人,早就西装革履了。

西关,泛指老城西门以外、圩子城永绥门以里的一片区域。生活在这里的济南人,大都是回民兄弟。他们粗犷豪放,侠肝义胆,成了济南人的另一种代表。

北园,泛指北郊的大片区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许多是从河北的枣强、吴桥等地迁徙而来。燕赵之风和齐鲁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群落。

其他诸如北大槐树、南辛庄、官扎营等区域的济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细微的差别。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聚集在济南,构成了“济南人”这个大概念。而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观念经过碰撞交融,则构成了济南人的整体性格。开放与保守,大雅与大俗,豪爽与含蓄、粗犷与细致,委婉与率直,理性与义气,这些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在济南人身上表露得淋漓尽致。

在一些外地人眼中,济南人土得掉渣。殊不知,济南早在百年之前就成了外商聚集之地,济南人什么洋玩意儿都见过。济南人做事循规蹈矩,但也敢漂洋过海闯天下;济南人喜欢梅兰芳,但也不拒绝街头卖艺的;济南人敢赤膊上阵,坐在小摊上喝扎啤,但也能温文尔雅,听着音乐品咖啡……

重情重义,豁达大度,是济南人的共性。元代的《遂间堂记》中,称“济南人敦厚、阔达多大节”,此言不虚。若是元好问能有这种感受而且条件允许,或许就不仅仅是“有心”了。

所谓“济南话”,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济南话中,有许多是来自其他地区的俚语,济南人觉得能传神达意,便接受了,久而久之,则变成了济南方言。

有些外地人表示听不懂济南话,这是因为济南话中夹杂了许多俚语的缘故。其实,真正地道的济南话语调平缓,绝无俚语,凡是说汉语的人没有听不懂的。

如今,说普通话的济南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和外地人交流时,都能来上几句普通话。济南普通话,被简称为“济普”,带有些许调侃的意味。有不少济南人在说普通话时,对四声往往拿捏不准,而且夹杂着许多俚语,这又会让外地人听不懂了。不过,济南人说“济普”,并不在乎别人说三道四,于率真中透出了几分可爱。

(苗尔澜 济南地方史文化学者)

新闻推荐

“预存彩金送彩金,更有豪礼奖”活动再传佳音同单位两同事同期中奖

在十一国庆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同在一个单位上班的张先生和李女士,兴冲冲地来到济南市福彩中心兑奖处,开心地领取了“预存彩金送彩金,更有豪礼奖”活动第四期的奖品―――价值2000元的数码相机和...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济南人与济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