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记者招待会的谈话之分析
作者:招待会的谈话之分析
一段伟人与名城的因缘际会
侯林 王文 著
正是基于对铁路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孙中山制定了当时铁路建设的规模和目标:“二十万里铁路”,“十年之时期告竣”。这其中的难度很大,孙中山在演说中谈了两点,难度一:“须款六十万万,以中国独立为之,非百年不可,”但又时不我待:“列强进步之速,一日千里,岂能待我百年,”“十年告竣,已属缓无可缓。”难度二:中国人向有“排外自大”的心理与习惯,这与修路时必须采用的“开放主义”、“利用外资”、“利用外人”的铁路政策形成尖锐矛盾和冲突。
演说中还谈到建设铁路的措施方法,共三条,“一、借资兴办,二、华洋合股,三、定以限期,批与外人承筑,期满无价收回,”而“三者之中,以批办为最相宜,”其原因是基于中国当时的国情:“因此时中国资本、人才、方法三事皆缺,若批办则可收三事之利。”在此后不久,孙中山在上海报界公会的演说中,又将借款筑路与批给外国人筑路的利害作了比较,他指出,批给外人承办比起借款自办来,可免五害而收二利,可免五害为:“一无交款回扣之害,二无购料回扣之害,三无按年出息之害,四无亏耗津贴之害,五无至期偿还原本之害。”二利为:“工程坚固、筑建合法是也。”(《孙中山全集》第二卷495页)
孙中山在演说中还向大家展示了筑造铁路的辉煌前景:“造二十万里铁路”,使中国成为“地球第一等国”。尤为感人的是,孙中山此次来济显示了他对民主共和的深切理解以及他对济南人民的尊重,他说: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的专制时代,所以他要向人民宣传他的铁路政策及实施方法,以期得到全国父老兄弟的赞成同意。这也是他来济南的目的之一。
孙中山在济南记者招待会的谈话仍然以建设铁路为主旨。可以说,是他刚刚在济南各团体欢迎会所发表演说的深化和细化。
翻开《孙中山全集》或《孙中山年谱长编》便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此一时期频繁地召集记者谈话会谈及铁路政策,这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国人对建筑铁路多不理解。孙中山曾经在上海报界公会的演说中,不无沉痛和焦虑地说:“占反对地位者,四万万人中有三万万五千万人。”(《孙中山全集》第二卷495页)二是,不仅一般群众不理解造路,有许多报人也不赞同,而且在报章上发表反对文章:“近日见有一、二种报纸,对于鄙人修筑全国铁路,多有误会,发生反对之议。”(《在北京招待报界同人时的演说和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二卷456页)孙中山深知舆论的重要,他要利用舆论的力量,宣传他的铁路政策,让广大民众特别是新闻记者了解并支持他的作为和行动。由此可见,孙中山为了修筑铁路,曾经顶着多么大的压力,花费多么多的心血,冒着多么大的风险,但他为振兴中华,为人民谋福祉的信念从未动摇。
对于修筑铁路的艰难,孙中山有着清醒的认识,所以,当有记者问他是否“专心从事开导人民及借外债事”时,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然。”他说:“国民刻尚反对外资输入,将来或许加以开导功夫为费手耳。”(《与<亚细亚日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二卷415页)他说他打算“游历各省”,向民众“解释”筹借外债无碍中国主权的理由。(参见《与<中国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二卷455页)
(九)
新闻推荐
时报10月12日讯 (记者刘研波)继9月29日、30日两次分别挂牌13宗、11宗土地后,济南市国土部门12日再次挂牌出让9宗土地。半个月内挂牌33宗地,济南迎来了新一轮的供地高潮。9月29日,市国土资源局发...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