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建成三条地铁线 “济南地铁速度”咋跑出来的

齐鲁晚报 2021-03-27 05:07 大字

前来体验2号线的市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王皇谷婉宁

3月26日,济南地铁2号线迎来初步运营,济南公共交通东西穿城用时跑入1小时以内,开启了“地铁时速”。这背后,是济南地铁建设在严守保泉底线的前提下,攻克世界罕见地质难题,跑出了2年建成3条地铁线的“济南速度”。老城要奔跑,未来,插上地铁翅膀,济南的城市发展也将开启新速度。

“地铁时速”背后 并没有捷径

2号线开通后,济南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到84公里,车站43座,将与1号线、3号线形成一横两纵的H形骨架,可与1号线在王府庄站平行换乘、与3号线在八涧堡站实现L形换乘,济南地铁首次进入“换乘时代”。3条地铁线路串起大半个济南,除了长清区外,东边的唐冶片区、西边的西客站片区,以及将迎来大批住户的新东站片区,都能感受到地铁带来的提速。

市民出行提速的背后,是不断刷新的济南地铁建设速度。

在泉城建地铁必须慎之又慎,这也使得济南地铁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在过去的十多年,受制于南部山区和北边的黄河,济南城市发展东拓、西进,像一条越来越长的油条,市民出行压力陡增。“济南轨交起步晚,市民都希望早点通车,但轨交建设要有一个周期,我们会力争用‘济南速度’弥补起步晚的劣势。”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思斌表示。正如陈思斌所说,济南地铁建设正以不断刷新的“济南速度”回应市民对乘地铁出行的热盼。

2015年1月,济南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获批,包含3条线路。串联济南西站和长清大学城片区的1号线,2015年7月16日开工建设,2019年1月1号线开通,仅用时1265天,比原定工期提前一年。3号线串联起龙洞风景区和济南东站片区,13座车站均为地下站,2016年6月20日开建,2019年9月28日开通,比原定工期提前15个月。此次正式运营的2号线,全长36.4公里,18座地下站、1座高架站,2019年6月4日开工建设,2020年12月29日建成通车,比预计提前了两年。2年建成3条线,济南地铁从无到有,从单线跑再到如今实现换乘,“一横两纵”的“H”形运营格局初现,济南从“地铁时代”带入“换乘时代”。

其实,不断刷新的地铁建设“济南速度”背后,没有捷径,反而困难重重。

1号线是济南修的第一条地铁线,顶着网友们“从郊区到郊区”的调侃,济南地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成功解决盾构机穿越“富水高强灰岩”岩溶区等世界性难题,并实现地铁建设与泉水保护和谐共生。

3号线(一期)是济南第一条全地下地铁线路,要克服南北高达168米左右的高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提前15个月完工背后,3号线(一期)所有参建员工、单位全年无休,压茬推进,平行施工,流水作业,提升工程进度。

此次进入商业运营的2号线,本身穿越济南老城区交通最繁忙的区域,又遇到突如其来的疫情,还有济南地铁建设史上最难、世界罕见的“宝长区间”,更是磨坏了盾构机2000多把刀头。但济南的地铁建设从没停下脚步,科技攻坚创下省内、国内多个第一,“见缝、找缝、造缝”寸寸掘进,时时奋争。2号线土建参建人员累计超过八万,最多时有1.6万—1.7万人在现场奋战。

严守保泉底线 技术突破谨慎推进

为确保泉水保护万无一失,实现地铁泉水和谐共生,济南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始终坚持“保泉优先”原则,根据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得出“只要避开泉水敏感区,轨道交通建设就不会影响泉脉”的结论。按照“先外后内、先易后难”原则,优先建设城市中心区外围线路,为后续工程建设积累保泉经验。

在规划设计阶段,济南市轨道交通集团提出了“绕避升抬”的泉水保护设计理念,“绕避”泉水敏感区、“升抬”地下线路埋深,综合考虑50年来最高水位以上,确保济南轨道交通设计线路埋深对径流无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划定泉水敏感区范围。通过济南富水地层基坑降水与原位回灌关键技术研究,首创了抽灌一体化智能回灌设备,回灌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级标准,回灌率接近100%。

为配合泉水保护工作,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还开发了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孪生城市四维可视化信息系统。该系统融入了济南市多部门60余年地上地下多类数据,首次刻画出济南城区近2000平方公里的四维地质环境模型,模拟轨道交通建设各阶段对泉水的影响,同时还可快速查看突发事件周边的地质环境,保障地铁建设及运营安全。

159.6公里全面发力 “四网融合”赋能提速

济南地铁进入“换乘时代”后,二期建设工程接力开工,未来,二期159.6公里的6条线路将全面发力,建设强省会的路上,打开地铁之门的济南,还将跑出新速度。

3月6日,备受市民期待的济南地铁4号线宣布正式开工,作为强省会交通新动脉,33个站点已有7处开工。

此外,济南提出“依托一张大网,同步建设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中运量轨道交通”的思路,同步谋划周边区县市域铁路建设,将周边的章丘、济阳、莱芜(钢城)、商河、平阴等区域纳入规划服务范围,实现市域全覆盖,打造轨道上的省会都市圈,实现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四网融合”。

远期规划44条线路,总规模约1675公里,加上既有的城际铁路,全域线网总里程2275公里。有轨电车项目加强济阳区、先行区与中心城联系,济莱高铁将强化莱芜(钢城)与中心城联系,莱芜和钢城之间则通过有轨电车串联。未来,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将托举起济南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框架,承载新时代强省会“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

新闻推荐

济南市印发支持新型产业发展用地相关意见新型产业用地可配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

本报3月24日讯(记者赵云龙)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新型产业发展用地的意见(暂行)》。根据这一意见,新型产业用...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