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垫钱救人”善政尽善
□郝 倩
8月16日上午,济南市首个交通事故救助工作站在济南市中心医院成立。该救助站由历下交警大队、人保济南分公司、济南市中心医院三方共同建立,实现受伤人员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垫付直赔、轻微人伤快处、交通事故伤者救治绿色通道,为道路交通事故中伤员的及时专业救治提供最有效的途径。截至8月25日,除市中和济阳外,济南市其他各区县均已有医疗机构设立交通事故社会救助服务站。(综合《济南日报》、齐鲁壹点)
对交通事故受害者来说,遭遇飞来横祸已属十分不幸,若是碰上肇事方逃逸或者无力赔偿,更是雪上加霜。不但要自己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有可能因此延误治疗。
为此,2010年1月,财政部、公安部、卫生部等多部门就联合制定《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并正式实施。在找不到肇事者,或者肇事者没有缴纳保险不具备赔偿能力的,由基金先行垫付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和丧葬费。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也能得到基金的部分帮助。
可以说,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是受害人的救命钱。
随后,在全国各省区市,这项“垫钱救人”的善政不断铺开。比如,山东从2012年建立起救助制度,2015年《济南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正式实施,济南市的基金管理处、基金管理财务专户开始运作。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垫付制度,在过去几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很多交通事故受害者雪中送炭。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过去了3年,但这项制度在很多百姓心中依旧声名不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申请程序过于繁琐、审核非常严苛,让市民望而却步。
医院提出申请,通过审核后救助基金管理方将其垫付的治疗费拨到医院账户——这过程描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要办时,却涉及多项表格、证明材料的提交,涉及医院、交警、卫生管理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核。对于本来就突遭变故、应对不及的受害人家庭而言,又要照顾病人,又要处理这些,实在是心力交瘁。
要让这项救命钱不再沉睡,真正发挥垫钱救人扫除后顾之忧的作用,就必须把好事办好,让事故当事人“不用折腾”。
医院、公安联合建立办公平台网上审批;救助工作站设在医院方便交警事故认定及时跟进;交警提供全程法律援助……这些都是让事故当事人“少跑腿”的具体实践。与72小时之外保险公司的直接赔付,轻微人伤的当日调解付款、三日内保险理赔,医院绿色通道的“先救助后交钱”一样,这些举措不仅是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也是一次办成、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措施。
7月24日,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期待新的顶层设计尽快施行,也期待济南市能继续创新实践,将顶层设计落实到位,让救助基金的适用范围更大、操作守则更细,让信息更公开、问责机制更有力,让善政尽善。
新闻推荐
济南市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成功举办百余种农产品亮相 采购商争相抢购
23日,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采购商争相抢购。记者刘玉乐摄时报8月23日讯(记者王倩)8月23日上午,由济南市农业局和长清...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