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检察官“第一书记”的8个月

济南日报 2018-01-31 13:01 大字

高志强(右)查看美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施工质量。 (刘晓群 摄)济南检察微信二维码济南检察微博二维码济南检察今日头条二维码

——摘自市人民检察院派驻济阳县回河街道小冯村“第一书记”高志强的日记

采访车在清晨零下8摄氏度的严寒中抵达小冯村。车窗外,几个村民模样的人正轮番扛着准备翻晒的粮食,装运上车。高志强正帮着搬运粮食。习惯于操作电脑、查找案件线索、出具鉴定文书的技术口检察官,干起农活来毫不违和。

驻村后,有村民问我,“‘第一书记\’应该带资金、项目来,高书记你给村里带了什么?”面对这个沉甸甸的问题,我感受到了压力。通过8个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点成效。 贫困户的新房

运完粮食,高志强开始了例行的巡村路。自从去年5月接任小冯村“第一书记”,除非有特殊情况,这是他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高书记来了。”贫困户冯玉亮大老远看到高志强的身影,赶紧迎出门来,将他往屋里让。敞亮的堂屋,洋溢着新房子还未消散的水泥味道。“三间房子住了祖孙3辈,高书记帮我换了。”71岁的冯玉亮满面笑容,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浓浓的满足感仿佛要从那刀刻般的皱纹中溢出。

冯玉亮的房子还是他姥爷年轻时盖的。近几年,只要下点雨就会倒灌,根本没法住。去年,房子被纳入危房改造。按规定,危房改造项目需要自己或有人先为其垫付盖屋的款项,但是冯玉亮和另一位老人就连垫付的款项也拿不出。高志强咨询了街道扶贫办刘主任,刘主任提供了一条信息,前期县委办驻村“第一书记”魏长亮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已经解决。他赶紧与魏长亮联系,找到了愿意垫款的施工队,解决了两位老人的危房改造问题。

“地面还没完全完工,我联系施工队年后处理一下,要按照最好的标准。”高志强仔细检查了墙壁、地面,对老人说。这两处危房改造时,他天天过来查看,协调两位老人与施工方的不同意见,直到让两位老人满意为止。

村子里的新路

沿着村子的道路走,可以看到一些支路两侧正在施工。一块块水泥板被压在原先裸露的水道沟渠上。“这是5个村的美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高志强向我们解释。

项目涉及道路硬化、树木绿化、路灯亮化、墙面美化等方面,是造福几个村的大好事。为了加快连片治理项目落地实施,高志强与其他“第一书记”共同与街道沟通做工作,项目终于在去年10月下旬正式开工。他想方设法,让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结合村内实际,他与村主任冯佩卫征求村民意见,与街道负责同志进行协调,与施工方沟通,将项目做了多项变更。

村里的主要街道原先比较窄,会车麻烦,道路两侧的沟渠裸露,比较危险。他们将10万元资金用于村内主要街道的拓宽,就是我们先前看到的那一幕。如今,主干路面已经拓宽,村民赞不绝口。此外,村里绿化用的树木比较多,他们就用省下的资金将几个大坑填平,为以后的绿化美化打好基础。

每一个项目的变更,他都要征求村民意见,和施工方、监理方协调,向街道领导汇报,有的还需要与县直有关部门进行协调。

村集体的新收入

走到村头的庄稼地里,一排大棚颇引人注目。这是村集体旧有的木耳大棚项目。

木耳种植需要很专业的技术和水质要求。木耳对水质的要求是偏酸性的,而小冯村的地下水是强碱性的,喷洒上地下水后基本不出木耳。回河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世东向高志强介绍了懂得技术的某公司经理,了解到木耳项目在本地的各种受限因素,村里决定改种食用菌项目。在试种期间,因为他们没有市场渠道,遇到各种技术问题,无法正常运营。张世东、高志强和冯佩卫又一起做该公司的工作,请他们租赁了村里的大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村里收租金,旱涝保收。”高志强表示。

产业是村集体发展、村民致富脱贫的关键。在市检察院党组和回河街道的大力支持协调下,小冯村大棚种植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每年能收取租金3.125万元。去除流转租金,村集体增收2.4万元,已为5户贫困户分红1800元。 (本报记者 刘晓群)

新闻推荐

存放的鞭炮可兑换生活用品啦 全县兑换活动持续至正月十五

市民将家中鞭炮兑换成生活用品。本报记者梁越摄本报1月25日讯(记者梁越通讯员程玉萍)24日9时,禁放烟花爆竹万人签名暨烟花爆竹兑换生活用品活动正式启动,市民可将家中存放的鞭炮兑...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