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瘫痪女孩20岁生日签捐角膜协议当礼物

济南时报 2018-01-20 14:19 大字

杨金月展示遗体(角膜)捐献证书

2017年12月26日,在20岁生日这天,济阳县的杨金月签下了一份协议——志愿在去世后将角膜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这个自出生起便患有脑瘫、从没站起来过的女孩,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从来都是我麻烦别人,这次换我帮他们。”

20年的岁月,不论是求医还是上学,杨金月的生活似乎永远都困在轮椅上的方寸之间,她喜欢听弟弟讲学校里发生的事,就好像自己也经历过一样。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杨金月盼着自己的身体能“争气些”。“这样爸妈就不会那么累,我也能去外面看一看。”

1“钱没了,可病借钱也得治啊”

19日一大早,济阳县第二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正在跑操。操场北侧的男生公寓内,宿管员杨秀芳趁着学生出操的时间在洗手池边飞快洗了个头。“赶紧收拾收拾,还有一堆事呢。”杨秀芳是杨金月的母亲,送走上课的学生意味着一天忙碌的开始,不止要做饭洗衣操持家务,女儿更是几乎一刻也离不开她。

杨秀芳忙活时,杨金月就坐在一楼走廊尽头的屋里,这间十几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是学校帮忙安排的,平时一家人都住这里。“我爸是学校老师,教初三英语。”她说话声音不大,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看上去和其他腼腆文静的女孩一般无二。只是身下坐的轮椅、有些蜷缩的双腿和略显无力的双手,又在提醒着她的不一样。

“不一样”其实在杨金月四五个月时就发现了,“都快半岁了,她还是爬不能爬坐不能坐,头也立不住。”杨金月的父亲杨吉华回忆,那时家人只觉得女儿是学步慢说话晚,直到杨金月两三岁时还不见好转,才相信她是“得了病”。“带她去济南市区的大医院,大夫说是脑瘫。”自此,夫妇俩抱着杨金月跑遍了大小医院。“有人说哪家医院好就去,结果是医托,钱全骗走了。”那年的杨吉华月薪不过300块,被骗走的6000块是全家几年的积蓄,“钱没了,可病借钱也得治啊。”2“我不喜欢在屋里,想出去看看”

杨金月一头齐耳短发,刘海用一枚黑色发卡固定在耳边,谈话间,她总是时不时用手摸向额头,像是整理碎发,可摸到发卡后又会放下来。“她前两天刚剪了头发,之前留了3年多,都到腰那里了。”似是看出她的异样,杨秀芳解释道。

听到母亲的话,女孩有些着急地辩解说自己就是想换个发型,可当问是短发好看还是长发好看时,她愣了一下,“短发好看。”她声音有些闷闷的。20岁的女孩正是爱美的年纪,杨秀芳知道女儿没说实话,她介绍,女儿只是“想让我大冬天帮她洗头时轻快点”。

“我闺女一直这么懂事。”由于无法站立,杨金月连上厕所都需要别人怀抱搀扶,随着年龄渐长,眼见女儿的体重快赶上自己,杨秀芳抱起她来也越发吃力。“慢慢发现她上厕所的次数少了,我还奇怪,后来才注意到她几乎不怎么喝水。”杨秀芳心疼地说。

瘫坐在轮椅里,杨金月的生活似乎永远困在这方寸之间。天气好时,她会让母亲推着她到公寓大厅里,透过玻璃大门看着那些在操场上奔跑的弟弟妹妹,心情也会明亮起来。“我不喜欢在屋里,想出去看看。”孩提时,杨金月坐在父亲的怀里爬过山、游过湖,“后来大了,抱不动我了,就出不去了。”

前两年,学校曾组织教职工和家属近郊踏青,那时是春天,听说郊游的地方梨花盛开,美极了。“很想去,本来都说去的,还是想着轮椅啥的不方便,没去成。”那次踏青,可能是长大后的杨金月距离外面世界最近的一次。3“弟弟他就像是另一个‘我\’”

“咚咚咚咚……”时间临近中午,杨秀芳把墙角立着的案板摆在柜子上,站在门后切起藕来。“她弟弟该放学了,得赶紧做饭。”杨秀芳口中的“弟弟”是夫妻俩的小儿子杨宏恩,担心两人年老后女儿无人照顾,夫妻俩要了二胎。这个比杨金月小11岁的弟弟,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她的生活。

小小的屋里,3张大床已显得很拥挤,床边的衣橱、杂物柜、小矮桌更是让人转个身都难,这狭小的空间,却成了姐弟俩最佳的“游乐场”。每天一放学,小宏恩最爱干的事就是跑到姐姐这挠她痒痒,等杨金月佯作生气要抬手打人时,他又会一个轱辘滚到最里面的床上躲起来,跟姐姐玩起捉迷藏。

“他学习很好,就是还贪玩,写字胡乱一划拉就完了。”杨金月一边念叨着,一边让母亲在柜上翻出一个边角有些起皱的本子。翻开封皮,里面的字迹工工整整,写得很用心。“我右手还有些力气,这是我写的,他写的没我好。”杨金月说话的语气带着些“恨铁不成钢”,在她眼里,弟弟就像是另一个自己,可以做那些自己想做却做不了的事。

门外跑步声越来越近,屋门推开,小宏恩扑进姐姐怀里,手里还挥舞着一张纸。“这是老师留的读书笔记,让中午写完,还有刚刚放学时他们几个闹,不好好站队让老师抓住了,特别逗……”小宏恩叽叽喳喳说着学校里的趣事,杨金月在一旁听得认真,眼睛又笑弯成月牙。●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正式签署了角膜捐献协议

“其实我挺幸福,身边一直有人帮我。”担心女儿一个人会闷出病,杨吉华帮她联系了济阳县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特教学校”),每周一至周五,杨金月会去学校上学,学些简单的语文、数学。

“我手脚不方便,老师同学都很照顾我,平时拿个凳子递个水杯,从来不让我插手。”这一点一滴的小事,杨金月都记在心里,她总惦记着找机会回报这份关心,“两个月前吧,我从报纸上看见有位得了癌症的姐姐要捐献角膜,就想着我是不是也可以。”

“从来都是我麻烦别人,这次换我帮他们。”杨金月把想法告诉了父母,夫妻俩一方面为女儿的决定骄傲,一方面心里不由感到酸楚、不安,矛盾之下二人并未立刻作出回应。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最终是小儿子的一句话,让他们下定了决心。“他说人死了就没用了,捐出去能让其他人好好活着,为什么不捐?姐姐很伟大,他以后也要跟姐姐一样。”

就这样,2017年12月26日,杨金月正式签署了角膜捐赠协议,签字时,工作人员发现

当天正好是她20岁的生日。“我平

时都是过农历生日,还真没

注意,冥冥之中的缘分吧,这是个很好的生日礼

物。”杨金月说。

只是对杨金月而言,20岁的到来,也意味着她要跟特教学校的小伙伴暂时告别

了。“我们年纪大了,学校还要招新学生,今年9月份后我就不能再去了。”对于以后的生活,杨金月有些迷茫,她想着自己的身体,盘算着学个计算机,将来也能有个一技之长。而看着渐渐老去的父母,她最想的是自己能再“争气些”,“努力治病,能站起来就好了,家里人少受累,我也能去外面看一看。” (记者俞丹)

新闻推荐

争取三年完成老城区整体拆迁 总体面积为10平方公里

本报1月18日讯(记者刘慧)2017年省市对济阳下达的棚改旧改任务为1910套,其中省级任务1310套,市级任务600套。按照上级任务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济阳确定实施老城五大片区及滨河新区的拆迁改造,...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