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渤海区人民的抢险治黄斗争

鲁北晚报 2014-12-29 11:29 大字

□特约通讯员 赵荣红 张 晴

1947年3月,重归豫鲁黄河故道的滚滚浊流汇入了渤海区济阳县境内,流经杨忠、惠民、滨县等地区,最后由垦利县入海,这是自1946年3月开始,山东省人民治理黄河的成果。当时的黄河河道5天内水位上涨4米以上,全区堤防立时吃紧,而此时正值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时期。

国民党军妄图以黄河为防线,阻截刘邓大军于黄河以北,切断晋冀鲁豫与华东两个主战场的联系,同时利用黄河天险阻隔,压迫华东野战军至胶东狭窄地区加以消灭。国民党甚至用军用炮火和飞机轰炸渤海区黄河堤坝,企图制造新的黄泛区,并造成200多人死伤。渤海区两岸居民日夜冒着国民党军炮火和飞机轰炸的威胁抢修河堤,但仍然防不胜防,全区17万亩土地及麦田被黄河水淹没,仅垦利1县就有106个村庄消失在了浊流中,约25000余人流离失所。

1947年4月,渤海区民主政府紧急指示各县河工队、河防队立即上堤抢险,看守险工,实行自救自卫。参加施工县区以及邻近县区包括垦利、利津、滨县、惠民等29个县,出动民工约20万人,共完成了土方201万立方米的治理工程,运送砖石39328公方、秸料217万公斤。在利津段,阳信县民工参与人数达到5000多人,沾化县的民工参与人数达到4000人,极大鼓舞了治河民工的工作热情。

同年7月,黄河进入汛期,为准备抢险,巩固提防,山东河务局与渤海区修治黄河工程总指挥部指示,沿河两岸2.5至5公里以内的村庄中,年龄在16至55岁之间的男子一律编为防汛队,所有干部、民工一律住在工地,随时监视水情变化,遇险立即抢修治理。

在这伏汛期间,国民党一直对渤海解放区内黄河复堤工程百般阻挠,拖延拨付粮款,但军民一心的渤海区党政军民始终团结战斗,无谓生死,抢救了多处险情,保住了黄河大堤的安全,夺取了防汛斗争的胜利。

直到10月下旬,黄河汛期安全度过,渤海区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一面全力支援自卫战争,一面积极开展治黄斗争,在300公里河堤的43处险工上,每天均有10万到20万的员工、民工抢险复堤。遇到砖石物料缺乏,沿河居民就自发展开献砖献石运动,甚至有些群众把家中的猪食槽、门基石都全部献出,克服了料物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动用人工371余万,土石477万余方,动员大小车辆仅高苑、滨县、青城3县就有32万余辆,物料总值达到了惊人的30多亿元。

渤海区人民奋力抢险治黄,克服了国民党特务的袭扰破坏,夜以继日拼死抢救,终于战胜了黄河水,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保卫了渤海解放区,为渤海区在解放战争中能够成为整个华东区的战略后方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渤海区治黄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渤海人民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和险阻,胜利完成了各项治黄任务,为人民治黄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新闻推荐

“新农合”不能被“土政策”绑架

张绪才19日,《齐鲁晚报》报道了济阳县和长清区多个村庄将新农合和卫生费、监控费、财产保险等捆绑在一起,不交相应费用就不给入新农合的情况后,济阳县又有多个村庄的村民向该报反映,不仅捆绑...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