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柳编女进省创业大赛总决赛崔寨镇古庙村张德兰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将产品出口国外

济南时报 2012-11-27 00:04 大字

作者:杨敏

古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兰(左) 通讯员张有建 赵海琴 摄□见习记者 杨敏

济阳县崔寨镇古庙村是一个有着二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别看村小,却是有名的靠自己双手致富的村庄。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张德兰有一手柳编绝活,小小柳条经她巧手一编,带领千家万户人家走上了致富路。

11月20日,山东省创业大赛济南分赛区决赛在济南市考试中心隆重举行。代表崔寨镇参赛的济南宏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英才学院先锋科技有限公司以优异的成绩双双荣获一等奖,各获得奖金10000元,并成功进入总决赛。这其中,张德兰就是获奖代表之一。

柳编让古庙村女性有事干了

近日,记者来到德兰柳编厂房,十几位四五十岁的女性坐在屋子里,有的在编花篮底,有的在用柳条缠篮筐体,有的在插篮提手。她们编花篮的手法都很娴熟。

一位看起来比较年轻,手技功夫不是很快的工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位工人叫万秀荣,今年30岁出头,古庙村人。她早先一直在外地打工,孩子今年上学,没办法,只能守在家里照看并接送孩子上学。她告诉记者,她是通过朋友得知的德兰柳编,今年5月初来到厂房学习了编花篮。她说:“我虽然做了短短两个月,但是我已经喜欢上了编花篮,而且平日有时间照看孩子,不用跑到济南市区打工了。”

58岁的张新利告诉记者:“几年前张德兰手把手教会我这项技术,我非常愿意去做。因为我岁数大了也没法出去工作,只能在家里,有空的时候做一会儿,每个月还能有个千八百的收入,一举两得。”

记者跟工人们交谈着,一位邻家大姐走进了厂房,工人们亲切地喊她张书记,记者明白她就是张德兰。

因为贫穷,她走上了柳编路

张德兰带记者参观了柳编产品展览区。一进展览区,各式各样的柳编产品真是五花八门,应接不暇,若不是亲眼所见,真想不出这是通过一位朴实的邻家大姐设计编制出来的。

“这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都出自古庙村农村妇女的巧手。”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兰展示着这些作品说,“这个是超市里放鸡蛋用的,这个是放鲜花的,这个是婚礼庆典上用的……”

回忆起当初的创业路程,张德兰颇有感触。张德兰初中毕业,看到父母和乡亲们整日劳作,可是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苦,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面对家庭的窘境,她立志要学一技之长,改变家里贫苦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表姐在编花篮,表姐娴熟的动作和枝条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她,从那时起就喜欢上了柳编这一行。1983年,她凭着优异的柳编技艺被县外贸公司聘为验货员,但时隔不久,外贸公司因效益不好,她被解聘回家,柳编技艺一放就是好几年。1990年,济南一位花店老板慕名找到她家,要求她按图样加工一批花篮。俗话说,三天不练手生。为了编好样品,她整整干了两个通宵才将样品赶制出来。看到样品后,客户十分满意,并要以每个50元的价格再定做10个大花篮。这第一笔生意的成功燃起了张德兰编柳致富的希望。

为了找到销路,她骑上自行车,带着样品,一连几个月奔走数千公里,在济南大街小巷,推销自己的花篮。为了设计出新颖别致的花篮,她的读书笔记写了几十本,设计草图达到了数万张,经常为一个线条的取舍通宵达旦。

几年来,张德兰独自设计并畅销的品种达30余种。最近她又独创出几种新颖的花篮样品,草绿二合一式的白与绿色,经条白与榜红色的套二、套三、套四式的花篮。这些花篮不仅样式新颖、美观大方,而且价格低,深受客户青睐。

亲自培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过去古庙是个穷得出了名的“三靠村”――― 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花钱靠贷款。“三靠村”的臭名声一直让张德兰很痛心。

为了帮助姐妹们致富,张德兰腾出了自家的三间房子,自费购进柳条,手把手地教她们柳编,包销她们的产品。姐妹们编得不到位的地方,她晚上修好后,再悄悄地放回去。在她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她们的第一批篮子全部合格,并卖出了很好的价钱。

邻居张燕动情地说:“张大姐就是俺们的恩人啊,如果不是她,俺们不会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70多岁的柳编能手任德金,已经有了40年的柳编经验,对于柳编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会。他说:“现在岁数大了,还是舍不得我的老本行,在家闲着没事,就跟老伴一起编柳编,一个月赚的钱能够给我孙子孙女零花钱。我们非常感激张书记。”

张德兰说:“我觉得柳编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最好不过了,拿得起,放得下。田地里忙了就忙农活,家务忙了就忙家务,柳编只利用农闲时间,而且劳动强度也不大,个人一有时间就能干。”

如今的古庙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柳编专业村,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0000余元。富裕后的张德兰还关心公益事业,先后向“希望工程”、救灾扶贫等事业慷慨捐款达2万多元。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她拿出近10万元,带领群众清挖沟渠、铺设公路,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张德兰:让大家一年四季都有事干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张德兰没有辜负大家对她的希望。从一开始的小老板,到村里的负责人,张德兰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又多了一份责任。

张德兰说:“我的愿望就是可以把农闲变成农忙,让大家一年四季都有事干,大家才能致富。”

张德兰的丈夫话不多,但他非常支持张德兰的事业,不但承担了很多家务,还把装车送货的活全包了,白天黑夜地帮张德兰忙活。他说:“家里有时候她(张德兰)顾不上,双方家里的老人岁数都大了,负担也挺重,我能帮忙的尽量帮忙。”

虽然苦点累点,可是张德兰干得越来越起劲,因为她没有白忙活,在帮助本村乡亲致富的同时,她还帮助全县3000多人依靠柳编实现了脱贫致富。

发展好、传承好柳编是她一生的追求

张德兰成立的济阳县德兰柳编公司、济阳县太雨柳编加工合作社,先后举办了100多期柳编加工培训班,无偿向群众传授柳编技术,培训学员达5000多人,学员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并在全县8个乡镇设立了柳编制品收购点,从而带动了全县柳编的快速发展。目前,她长期加工柳编制品客户达450余户,产品有400多个品种,畅销山东、浙江、上海等地,并出口到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家,年产值达400万元,利税40万元,成为了全县柳编行业龙头。2010年,印度加尔各答亚洲研究所社会学者贾彦蒂?阿兰姆女士慕名来到崔寨镇调研妇女工作开展情况,对张德兰柳编加工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新闻推荐

违法驾车逃逸三次撞坏警车

时报11月28日讯 (记者杨敏)一男子驾驶货车超载、超长且未缴纳交强险,在被交警拦下后,竟然强行逃跑,三次撞击警车,构成了妨碍公务罪。近日,济阳县法院一审判处罚金10000余元。今年9月10日上午,家住...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