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仁风2个过亿项目年内将投产其中一家纺织业第一期投产后可实现税收800万元

济南时报 2012-08-07 00:40 大字

作者:王沛记者李栋印

□见习记者 王沛 记者 李栋印

一提到仁风镇,就不得不提富硒西瓜。仁风富硒西瓜皮薄而脆、肉质甜美多汁,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富硒技术,如今已是济南市民西瓜消费的主要品牌之一。实际上,除了富硒西瓜外,仁风镇还有富硒山楂、富硒梨等特色农业产品。8月3日,仁风镇党委书记王洪亮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他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富财政,二是富百姓。富财政主要靠招商引资、找项目,富百姓则要通过打造特色农业,让仁风的特色农产品像寿光蔬菜一样被人们所熟知。今后,仁风镇要以瓜为媒,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同时,该镇还将为即将投产的2个过亿元项目提供服务,并积极招商引资。

小棉花加工点引来投资4亿元企业

仁风镇东接惠民,北连商河,南与邹平县隔河相望,是四县交界之地。因仁风镇棉花种植和加工为该镇的一大特色,所以该镇的居民与邹平的魏棉纺织集团生意往来较多。也正是因这种贸易往来,该镇的一棉花加工点引来了一个投资4亿元的纺织企业。

一个乡镇拥有60多家棉花加工点

8月3日上午10点,记者在该镇一家纺织企业看到,虽下着大雨,但厂房内生产秩序井然,纺线机器一字排开,正在把一桶桶的棉条纺成纱线。纺纱工人告诉记者,把棉花纺成纱线需要4道工序,清棉、压棉、捋棉条、纺纱。“我们生产的都是普纺纱,如果纺成高档纱,需要的工序会更复杂。”

而在另一家纺织加工点,机器设备已经运到厂房内,正准备调试生产。该加工点的负责人表示,他的生产规模为2000多纱锭,生产的也是普纺纱。

王洪亮告诉记者,仁风镇的棉花加工产业由来已久,但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加工平棉为主。目前全镇有60多家中小型纺织企业,年加工棉花4亿吨,但这些中小企业普遍资金少、实力薄弱,缺少高端产品。

投资4亿元企业从考察到开工,只用了半年时间

王洪亮说,他们镇引进了一个投资4亿元的纺织企业环宇纺织有限公司,仁风镇能顺利地引进环宇纺织有限公司,多亏了桥南王村支部书记王立功的帮助。

王洪亮告诉记者,王立功家就经营棉花加工企业,并且与魏棉纺织集团等大企业有着多年的生意往来,双方的关系也不错。时间久了,王立功想着引进大的纺织企业来仁风发展,而对方也有意向来仁风建厂。得到这个消息后,王洪亮便和王立功到企业实地考察。

双方经两次洽谈,2010年10月,环宇纺织有限公司最终和仁风镇签了协议,该企业总投资4亿元,生产规模为20万纱锭,2015年全部达产。不过,企业厂房所在地为济北开发区。2011年4月份,环宇纺织有限公司开始施工建设厂房。“从考察到开工,我们总共用了半年的时间,王立功主要协调前期工作,我主要负责后期的立项、环评等手续。”王洪亮说。

环宇纺织年可实现税收5000余万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环宇纺织一期厂房已经建起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预计本季度可实现开工投产。

王洪亮介绍,环宇纺织是仁风镇一项过亿元的在建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现在一期占地110亩,投资近2亿元,生产规模可达5万纱锭,投产后可实现税收800万元。“环宇纺织主要生产精梳棉,用于制作高档西服面料,全部投产达产后,销售收入6亿元,年可实现税收5000余万元。”王洪亮说,不仅如此,该企业还将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

引进企业,处理济南污水厂污泥

仁风镇在建的两个过亿元项目中,还有一个是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该处置中心将处理济南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裕兴化工厂原址的土壤以及餐饮垃圾等。该项目投产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不仅实现无害化,还能制成砖块。

8月3日上午10:40,记者在仁风镇北陈村南的济南市环境保护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废物处置中心”)看到,该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办公楼、职工宿舍楼、食堂等主体厂房建设和主体设备安装。王洪亮告诉记者,工程已完成了80%,预计本月内进行试生产。

记者了解到,废物处置中心是由济南大强实业集团在仁风砖厂投资新建的项目,总投资2.5亿元,一期投资1.8亿元,主要是对固体化学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废酸碱处理,同时利用垃圾生产建材。王洪亮举了个例子,“小清河综合治理工程在清淤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淤泥,这些淤泥里含有金属铬,会污染耕地,因此要送到废物处置中心进行处理后,才能另作他用。”

王洪亮说,废物处置中心发展前景广阔,“废物处置中心约占地39亩,投产后年可处理固体废弃物3.5万吨,生产建材5万立方米,第一年可实现税收800多万元,以后每年按照20%的税收速度递增。”他表示,全省类似项目仅有2家。

仁风西瓜争取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每年5月中下旬,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而济阳仁风镇的富硒西瓜此时已基本售罄,并且仁风西瓜的售价为每斤10元左右。如今仁风“富硒西瓜”已经成为仁风镇的一张名片。今后,仁风镇将把仁风西瓜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

富硒技术用于西瓜种植

仁风精品富硒西瓜皮薄而脆、肉质甜美多汁,采用了国内首创的富硒技术,如今已是济南市民西瓜消费的主要品牌之一。“我们的西瓜每年11月育苗,12月嫁接、定植,因为这个季节没有病虫害,也就不用任何农药。我们甚至还要求少浇水,控制瓜秧生长,以保证西瓜质量。”济阳县仁风镇有关负责人说。

仁风西瓜之所以卖得快、卖得好,与其“富硒”品质不无关系。他们与省农科院合作,对西瓜品种进行了反复改良,通过浸种、叶面喷施等方式,使西瓜含硒量超过了市场上一般西瓜品种。

西瓜要定位成“高端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王洪亮告诉记者,仁风镇西瓜的特点就是:每个西瓜都有一个“身份证”,上面注明含糖量、种植者收购日期等信息,一旦西瓜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直接追溯到生产者。

王洪亮告诉记者,“当前,仁风镇里共有富硒西瓜大棚500多个,每个棚年产8000斤,产量并不算高。我们应该把西瓜定位于‘高端产品\’,面向固定的消费群,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他说,为了提高仁风西瓜的知名度,他将在加大宣传力度和生产管理的基础上,为富硒西瓜争取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

将富硒包金梨基地打造成农业观光点

除了富硒西瓜外,仁风镇还产富硒包金梨,并且每个梨平均重量2斤以上,最重的可达五六斤。

记者在仁风镇东升村的包金梨种植基地看到,高2米左右的梨树上都已挂果,果实外面包装纸袋。王洪亮介绍说,仁风镇的包金梨个大、耐运输、易储藏、口感好,近几年比较畅销。“单个包金梨平均重量在2斤以上,最大的可达到5斤左右,去年镇里的包金梨销往广东、深圳等地,价格卖到了50元一斤。”

王洪亮告诉记者,仁风镇的包金梨种植基地在山东省是唯一一家,“河北也有种植包金梨的,但在山东,只有我们镇有包金梨的种植基地,由专门的技术员进行种植。不过,目前梨树还都没长成,至少还需要3年。”

记者在和王洪亮交谈中了解到,下一步,他打算把包金梨的种植区域延伸到220国道,将种植基地打造成一处农业观光点。“作为山东省的‘独一家\’,我相信对广大游客而言,来包金梨种植基地观光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新闻推荐

拍X光片咋不给穿防护服卫生部规定,医疗照射时需进行屏蔽防护,济阳县人民医院大夫表示不要紧

作者:王闯实习生张立婷(资料照片)□见习记者 王闯 实习生 张立婷拍X光片时不穿防护服会不会遭受强辐射?近日,居民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她在济阳县人民医院放射科拍X光片时医生没有让自己穿防护服,...

济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