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与万松桥
□淮北姚中华
皖南山溪众多,道路易阻。古徽州人对桥的重视,除了架桥方便出行外,还缘于讲究风水。选择临水而居,村庄前往往有河流或溪水流过,置有水口,架桥有“锁钥”之说。因此,徽州不仅桥多,而且建造得牢固美观。万松桥就是这其中的古桥之一,已有200多年历史,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曾经为之作记。
万松桥位于皖南黟县南屏村,横跨武陵溪,是一座三孔石桥。溪水绿波之上,三个半圆形的桥孔如同半月,拱托着桥体,桥下溪流潺潺,桥身的倒影清晰可见。桥孔之间的石头桥墩前,向溪流上游伸出一处长约两米多的舌状“鱼嘴”,巧妙地分流上游下来的溪水,对桥墩起到保护作用。桥孔上方嵌有“万松桥”三个大字。石桥建造工艺精良高超,二十六米长、五米宽的桥身,全由青石垒砌构筑。桥面两旁的栏杆、石柱上雕刻着凹凸状石雕花纹,虽经两百多年风雨浸湿,图案依旧清晰可辨。
桥头一侧立一块方形石碑,上面刻着姚鼐所作《万松桥记》全文。徽州桥多,但一座民间村头的石桥引起一代文学大师关注,而且亲自为之作记,这在徽州桥梁中是较为罕见的。
万松桥建在南屏村水口之处,是进出古村最主要的通道。南屏村过去叫叶村,背倚南屏山,建于南宋。村中居住着叶、程、李三大徽商家族,古建制属黟县五都,所以又被称作五都叶村。村头有万松林,林中有万松亭,万松桥的名字由此而来。石桥所在的武陵溪是黟县境内一条主要溪流,源头在武陵山,溪水绕村而过,经黟县渔亭水道,注入新安江。
石桥之前,南屏村口武陵溪上曾经建有一座木桥。木桥不牢固,村民早就想建造一座石桥,苦于工程量大,修造费用高,一直没能如愿。乾隆五十三年(1788)夏天,徽州遭遇特大洪灾,武陵溪洪水泛滥,冲毁附近的山岗、田野、道路,也冲垮了木桥。面对百姓的困苦,村中叶氏兄弟主动捐资,帮助村民重建家园,修复了被洪水冲毁的山冈,恢复了地貌。此时,叶氏兄弟捐赠的银两还有一定结余,村民商议推举叶氏兄弟牵头,建造石桥。洪水泛滥时,山冈上冲刷下来一块巨石,村民正愁无法处置,叶氏兄弟请来工匠,就地取材,用作建桥的材料。在村民的齐心协助下,一座美观结实的石桥终于出现在南屏村口武陵溪之上。
这次洪灾,姚鼐恰巧就在当地,他亲眼目睹了洪水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痛楚。后来,自己门生叶氏兄弟主动捐资,带领村民修桥,他甚为感慨。因此,这篇《万松桥记》对修桥的缘由、经过都记载得颇为详细。姚鼐描叙说:“乾隆五十三年夏,徽州蛟水发,叶村之南山崩塌,坏田庐,毁桥岸……当蛟起之年,余适在歙,见被害者之远且巨,甚可伤痛。”对叶氏兄弟捐资修复地脉,并巧用洪水冲出来的一块巨石,修建石桥,为民造福,姚鼐给予了极高评价。他在文中称赞“叶君为桥,乃反因其陨石之力,因祸得福,转败为功,岂非智乎?”同时,他也对民众在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出众志成城,恢复家园的勇气给予了极高评价。他说“余嘉叶村之族不吝财以营功事,而又得叶君之诚笃而明智,善任其事,以督之故,众工无不举”。一代文学大师为淳朴的村民行为所感动,欣然提笔,为桥作记,体现了文人的担当与情怀。一座桥见证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困苦,也记载着黟县村民的义举、智慧与勇气。
有人考证,姚鼐一生曾经两次到过徽州,一次是早年护送恩师刘大櫆到徽州歙县任教谕,另一次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近花甲的他辞去安庆敬敷书院山长后,被举荐到徽州紫阳书院任山长。郑福照在《姚惜抱先生年谱》中记载:“五十三年,戊申,先生年五十八岁,主讲歙县紫阳书院。”姚鼐离开紫阳书院的时间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姚惜抱先生年谱》中记载:“五十五年,庚戌,先生年六十岁,主讲江宁钟山书院。”也就是说姚鼐在歙县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应弟子叶有和盛邀,到黟县南屏访友讲学,目睹了洪灾,也因此记下了万松桥的建造过程。
在徽州期间,姚鼐留下的诗文并不多见,除了这篇《万松桥记》,还写了一篇《西园记》,两篇记文一同收录在他的《惜抱轩全集》里。
新闻推荐
2月16日,黟县首支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目的的招商引导类型基金——黟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导投资基金...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