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向最美乡村行 黟县西递镇环境整治见闻

黄山日报 2022-01-22 07:44 大字

1月12日,黟县西递镇霭峰村,村民汪良骥正在院内打理花卉、盆景,桂花、黄杨、蜡梅、罗汉松、赤楠等生机勃发。“建设美丽霭峰,我们村环境越来越美,我也要出份力。”他憨笑。新年伊始,该镇趁“西递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之东风,景区大提升、环境大整治、作风大转变、信访大起底四大提升行动蹄疾步稳,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当日,记者行走该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之景徐徐展开。

西递景区,环境整治场景处处可见。七八名工人蹲在石板路上修补勾缝,桶内是特制涂料。“用石灰、青粉、黑粉调制,干了就和石板一样是灰色,湿的时候与石板也一样,先填,再磨光,最后还要清洗。工人分了两组,元旦后就进场了,我们组10多人,路长1500米,都在加班加点干。”施工组负责人汪曙光说,两边的店铺也要整治,包括门、招牌、外立面等。在牌楼广场,围了挡墙,工人有的从车上卸青石板,有的切割,有的铺设。“都是黟县青,铺好就更美观了。”工人抬头一笑。进大路街,几名工人也在修补勾缝。景区工作人员汪洪告诉记者,整治提升从去年12月31日开始,涉及3大项26个子项,包括路面、水沟、河塝、标识牌、电线杆、垃圾箱、花圃、墙角、石板路、停车场等。1月1日-3日,徽黄集团干群120多人放弃休息,投身西递环境整治。如今,工人还在奋力拼搏。景区还重组保洁队伍,新添清扫车一辆、吸尘器3台。围绕节点打造,他们在景区口建设文化广场,融入徽文化元素,增设游客休憩点;在画桥区域,兴建银杏景观带;利用七哲祠,完善夜游服务中心;在明经湖添置画舫,由虚拟人物演出;在西递粮站构建农耕文化研学馆,力推石磨、风车、牛犁等互动农耕项目。

霭峰村口,“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宣传栏上分外醒目,小溪静流,石拱桥精雕细刻,霭峰亭徽风浓郁,健身广场设施崭新,一米菜园用竹篱围起,“美丽霭峰”景观石矗立。村中道路洁净,民居粉刷一新。忽见岸边有树旁逸斜出,不远即是木桥悠然,分明是“小桥流水人家”意境。“霭峰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传统古村落及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艾山组、田培组、瑚村组自然环境整治、河道修复、古驿道整治等项目,拓宽艾山组道路,硬化瑚村组作业道,新建胜利组茶山道路,硬化林川组至渔亭洞公路,完成3000米河道清淤、护岸修复、河边道路修复等工程,维修及新增路灯61盏,改造44户村民旱厕,积极开展美丽庭院、整洁庭院评比活动。”镇党委副书记汪伦炯说,环境整治中,他们还注重打造微景观,如在河畔砌花盆,种蔬菜和绿植,沿河步道中间是石板,一旁则用鹅卵石,村民房前栽种月季等花卉、树木,外墙用杉木树皮包裹,颇具木屋风情,园中桃树长势良好。徜徉村中,山水相依,惠风和畅,心旷神怡。

霭峰村上村组,绿油油的田野与黑灰白的民居相伴,青山逶迤,树木蓊郁,嶙峋山石上刻李白诗句“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燕山森林公园曲径通幽。“石墨茶、甘草水鱼是霭峰的特产。”在村干部介绍中,记者沿新砌步道登山,一株株枫香枝柯参天,或有青石奠基,挂保护铭牌,一亭飞檐,挺立山巅,内设石凳、美人靠。“将来建设徒步路线,翻过山就是西递村。”村干部笑言。

西递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介绍,为顺应旅游发展新常态、新趋势、新环境,快速响应“四大行动”工作要求,该镇印发实施方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将西递景区大提升行动作为近期重点工作,迅速成立攻坚小组,以“点线面”结合形式,整治环境治理盲点、景区周边沿线,按“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好效果”要求,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标准,重点查找可视范围的“路、沟、塝、水、树、景”等元素,对景区内道路、前边溪、后边溪、排水沟、树木,及景区外围道路沿线绿植、有色篱笆、苗木基地、东山田园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整治清理;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以评选“最美庭院”切入,引导村民打扫整理庭院、房前屋后、室内环境;镇党委牵头,联合徽黄集团、村委会、镇直单位,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明确分工,打好组合拳,推深做实镇景村一体化运行。截至1月中旬,全镇累计组织发动党员干部340余人次、工人约600余人次、民兵60人次,清理排水沟淤泥、白色垃圾、枯死茅草、破旧围挡及篱笆等100余车。

夜幕临,华灯亮,从近旁山峦到明经湖,西递如梦如幻。几只水鸟畅游湖上,叫声袅娜,乡愁芬芳。

·黎小强·

新闻推荐

池黄高铁正式进入箱梁架设阶段

池黄高铁正式进入箱梁架设阶段本报消息记者纪良发报道12月28日10时许,在池州市贵池区池(州)黄(山)高铁江村特大桥施工现场...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