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溪,美兮

合肥晚报 2021-12-19 00:58 大字

□姚中华

山是松竹茂盛的青山,水是或急或缓的溪水,山转水绕,水映山色。驱车行驶在皖南徽州崇山峻岭之中,路边总有一条淙淙流淌的溪流如侣相伴,如影相随。

溪,是水系家族中一个独特的成员,它常常隐遁于山谷之中,流淌在石滩之上,水面清秀狭长,蜿蜒曲折,像是一个怕见世面害羞的山村小姑娘,陶醉于一山一水,一花一草的小世界。然而,当它冲出山谷,便能汇聚成一股巨大水流,甚至形成磅礴之势,奔向江河。溪水虽然体态纤弱,却是江河之源。

说来也巧,我们到达的地方名字就叫美溪,位于黟县南部一个以山地为主的乡镇。年轻的乡党委书记向我们介绍说,在全国乡镇中,以美字打头命名的乡镇十分少见,而被称为美溪乡的,独此一处。

诗意的名字激发了我的好奇。停车后,我便迫不及待奔向不远处一条淙淙流淌的溪流。也许是过了丰水期,眼前的溪水只在水道的一半流淌,另一半露出砂石堆起的浅滩,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明一暗,形成鲜明的对比。溪水像是经过无数次过滤,清澈无比,没有一丝杂质。溪水下,一块块色彩斑斓、圆润可人的鹅卵石清晰可见,躺在溪水中,像是正享受溪水温柔的抚摸。溪水岸边生长着各色杂树,有的向上蓬勃生长,有的横倒在溪水一边,似乎无人问津,却恰到好处映衬出溪水原始生态的寂静。有两头水牛正在溪水边悠闲地吃草。这是南方特有的一种水牛,性格温顺,平时放牧甚至无需人看管,吃饱后便一边卧地休憩,一边反刍吃下的草料。儿时在家乡,水牛曾是家中耕地的主力,是家中不可或缺的劳力。随着机械化逐步推广,这种水牛如今已经十分少见,不想在这里居然看到它们悠闲地享受着溪边的美食。

沿着溪流而上,水势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水流撞到溪边的山石上,溅出片片水花,遇到坝堰阻挡,能看到似瀑非瀑的激流,能听到似吼非吼的水声。有几户山里人家临溪水而居,粉墙黛瓦,有着高耸的马头墙,独特的徽派建筑在背后青山的映衬下,古朴典雅,宁静安然。门前狭小的场地是一处精致的菜园,生长着几垄绿油油的青菜。一位头扎花巾的农妇端着木盆下到溪水边捣衣,伴随着叮咚流淌的溪水,有节奏的捣衣声瞬间在山谷间回荡。

我从没有如此亲近一条溪水,也从没有被一条看似温柔文弱的溪水所吸引。溪水流向远处,更像是一条隐约飘动的丝带,在山谷间左环右绕,直到飘向大山深处。

溪水是由山涧存留的雨水和山崖渗透的泉水一点一滴汇集而成。它们沿着山涧峡谷,一路跌跌撞撞,奔流而下。我想,如果把江河比作一篇洋洋洒洒的散文,那么流动在山谷间的溪水就是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它让沉默的山峦有了灵气,让大地有了十足的韵味,让古老的山村有了斑斓的色彩,也让封闭的山民有了生活的希望与向往。我不知道在美溪有多少条像这样的溪流,我只能想,这是上苍对这片土地的一种垂爱。

在“七山一水一分田”的徽州,水是财富的象征,见水便是见财,聚水就是聚财。汇聚点滴山泉的溪水,是徽州大地上的精灵,自然被人们所珍惜。早在遥远的年代,生长于斯的山民便在溪流上筑堰,利用拦截的溪水浇灌田地;在激流处建造水磨,利用溪水的落差,研磨稻谷。如今,许多溪流上至今依然能看一些水堰、水磨的痕迹,那是岁月留下的记忆。

坐落在大山深处的美溪,做足了溪水的文章。往日村民门前屋后一条不起眼的溪流,如今成了原始生态旅游的风水宝地。生性精明能干的山民利用上天的恩赐,打起了生态牌,开民俗、办农家乐,世世代代刨地为生的山民,吃起了旅游饭。

“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在美溪,在黟县,在烟雨朦胧的徽州,我不知道有多少条溪流在山谷间静静流淌,它们穿越崇山峻岭,最终奔向有着徽州母亲河之称的新安江。正是这些涓涓流淌的溪水,汇聚成奔流不息的新安江江水,让一代代徽商带着梦想,奔走他乡,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从而成就了徽商数百年辉煌。如今,它让这片土地有了更加斑斓的色彩,有了崭新的产业和更加美好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每一条溪流,都带着大山的温度,孕育着梦想与希望的种子。

溪水流淌在徽州大地上,其实,也流淌在徽州人的血脉中。

新闻推荐

激活组织办活村企盘活资源“星火模式”点亮乡村振兴燎原之势

黟县碧阳镇星火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实施“一抓双促”、软弱涣散村整治等系列措施,短短3年,推动产业扩...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