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转化产业文化创造价值

黄山日报 2021-09-30 01:38 大字

黄山黟县秀里影视小镇 千里淮河第一塔 屯溪文峰桥 天宝古城文旅EPC 守拙园 武汉黄陂大余湾 河南金钢台 婺源梦里老家演艺小镇 仙女湖EPC

★《江西省婺源茶叶学校》获2017年中华建筑文化奖(建筑工程类)三等奖

★《黄山黟县赤岭村旅游开发(守拙园)项目》获2017年中华建筑文化奖(村镇类)三等奖

★《休宁石屋坑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荣获国家2016金拱奖传统村落保护规划设计金奖,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黄山市黟县陶村守拙园观景观》获2016年度国家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三等奖实例及安徽省田园建筑一等奖

★《黄山市祁门县柏溪乡九都山村叶国立民宅设计》获2016年度国家第二批田园建筑优秀三等奖实例及安徽省田园建筑三等奖

★休宁县东临溪镇临溪村吴景清宅和东临溪镇大阜村凌金辉宅,分别荣获全国第一届田园建筑优秀实例二等奖和三等奖

★黟县秀里影视村、黟县“宏村·印象”(二期)荣获2014年第十四届全国人居经典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双金奖

★黄山区新丰乡总体规划荣获安徽省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

★《安徽省黄山市城西廉租房小区》荣获全国保障性住房专项设计三等奖

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走徽派特色文化设计之路

篁墩,“程朱阙里”。今年7月,经过270天施工的“洛闽溯本”石坊修缮工程基本完工,对有着“徽州文化第一村”“程朱阙里”盛誉的篁墩意义重大。

这个历史时刻背后与黄山市城市建筑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城建设计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篁墩村风貌整治项目由黄山徽建控股和市城建设计院作为联合体epc中标,市城建设计院负责编制的《篁墩村风貌整治方案》以文化融入、彰显特色,显山露水、安全宜居,城乡一体、功能完善,以人为本、兼顾经济为基本原则,深入挖掘篁墩村作为徽州移民大码头的文化内涵以及“程朱阙里”的历史地位,结合显著的区位条件,利用村落优美的新安江山水格局,将篁墩村整治成为显山露水、安全舒适、配套齐全、空间怡人、宜居宜游的徽派村落。

市城建设计院成立于1985年,三十多年来,该院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石、以创新为动力”的经营战略,秉承“敬业、诚信、和谐、创新”的企业文化精神,坚持徽派建筑哲学理念,将特色转化产业,使文化创造价值,现已成为“设计门类齐全、技术设备先进、创作意识强烈”规模化发展的综合性设计单位,设有总工室、综合办、项目办、设计一所、设计二所、规划设计所、水电设备所、计算机中心、效果图制作中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项目策划中心、旅游策划研究中心、徽派建筑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风景园林分院、市政设计分院、黟县分院、黄山区分院、江西分院、上海分院、北京徽派建筑中心等相关部门和分支机构。

对于每一件作品,市城建设计院的每一位设计师都有着“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感。

“单纯的文旅风貌无甚营养,唯有独特的建筑和有温度的人文才能抚慰心灵。”市城建设计院牵头承接的江西仙女湖商业街改造提升项目中,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亲自构思草图方案,别具匠心地塑造了众多能够深入人心的记忆点。通过改造,将地方及景区文化、自然山水风光与商业街的设计风格相融合,以徽派设计概念结合七仙女文化特色,最大化提升商业氛围、商业价值及人文景观,紧密结合地方性与现代功能,在空间布局、形态意念、城市肌理等方面展现文脉和特色。项目改造后大获成功,带动景区旅游持续升温。

在篁墩村风貌整治方案中,市城建设计院迅速组织专业设计团队,派出精干力量,以顶层高度思维深入贯穿每个细节,多元团队、精心创作,复建和修缮包括洛闽溯本牌坊、姓氏文化广场、程氏统宗祠、余堂巷、朱家巷、程朱阙里广场,入口标志等节点。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盘活江西天宝古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深厚的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市场需求,创新性发展文旅产业,统筹整合区域资源,贯彻全域旅游理念,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创新古村开发新模式,引领宜丰县旅游转型升级,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文化旅游目的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展现家礼文化特色中国研学教育基地……

市城建设计院坚持把徽派特色文化融入设计理念,并首次提出将徽州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性提出将“特色转化产业,文化创造价值”创新型设计理念,寻找出徽州文化景观创造与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途径,设计行业服务空间也由此全面拓展,业务涵盖项目策划、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市政设计、旅游策划、文物保护、古建修缮、室内设计、广告设计、效果动漫、工程造价、工程技术服务等领域。职工总数120人,人才结构不断完善,其中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等各类注册执业人员22人,高、中级工程师、规划师45人。项目遍布全国各地20个省市,获得国家、省级荣誉和奖项近50项余项,陈继腾院长荣获全国优秀院长(企业家)称号。

设计院团队还长期坚持深入乡村一线,发现、踏勘、调研、挖掘徽派传统村落,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全域旅游、美丽乡村、文化景观、产业振兴紧密结合。近八年来,他们心怀责任、使命,无私奉献,承担了全省近50%和全市80%共五百多个村庄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指导及调查推荐,为黄山市入选271个国家级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位及2020年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申报成功作出重大贡献,有效地增加了黄山市古建筑保护数量。

近年来,黄山市传统徽派建筑市场需求日益巨大,但徽派建筑研发力度不强、产业化低下、工匠技艺传承乏力、融合创新不足等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在2019年底,市城建设计院提出“关于加快黄山市徽派建筑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加大培育徽派建筑产业发展力度,建设徽派建筑产业平台,打造徽派建筑产业集聚区——徽派建筑产业园,实施“1331”工程,即打造一个建筑文化平台;构建设计、营造、运营三个总部;建设装配建筑、徽派建筑休闲、管理服务三个中心;配套一个市场,坚持本土设计院所引领主导并开放合作,“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维-营销”一体化全过程服务体系,推进徽派建筑EPC(设计、采购、施工)模式,通过规模化、体系化、产业化形成吸引力,整体提升徽派建筑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希望能建立保护和培育传统工匠给予政策机制和措施办法,加大徽派建筑行业宣传力度,重视本土策划、设计、施工企业,持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徽派产业发展。

“徽派建筑逐渐崛起和受到公众认可,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达,是大众对空间意境归属感的追寻。”在当前社会经济新常态下,市城建设计院将坚持徽派建筑特色,保护发展并存,留住文化血脉,记住乡愁,创造独具秀色的徽派空间,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化自信转变为文化发展自信。

下步,设计院全体同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紧抓“旅游、生态、文化”三位一体服务定位,坚持发展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严格贯彻节能减排方针,大力弘扬徽派引领文化特色,走差异化发展之路,走“徽派特色文化设计”之路,绿色、低碳设计之路,加快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为建设皖、浙、赣区域特色综合竞争力强院而奋斗!

新闻推荐

黄山风景区接待游客超2万人

本报讯9月21日下午,黄山风景区发布2021年中秋三天假期的旅游接待情况。这三天,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1586人。2021“中秋小...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