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保护微改造活利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黟县实践

黄山日报 2021-09-30 01:32 大字

黟县把以古城、西递宏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始终坚持保护第一、永续利用,努力实现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先后获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坚持活态保护

复本古城文化肌理

坚持普查在先。对全县1684处古建筑进行坐标定位、平面图测绘,形成科学翔实的基础数据。将古城范围内48处文保单位、119处不可移动文物、142处历史建筑全部列入保护目录,实施挂牌保护。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平台,全面收集整理各类保护对象的基础信息、测绘成果、保护现状、修缮利用等情况,形成数字化档案。

坚持规划领先。全面划定并公布古城区内48处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出台《黟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古城道路交通规划、给排水规划编制,古城、麻田、郭门后街三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通过评审,启动古城保护复兴专项规划编制,有力保证了古城的保护利用始终在规划的框架下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坚持保护优先。成立县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和古城保护利用工作领导组,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相继出台《黟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推动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分批有序外迁古城保护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逐步减轻承载压力。

坚持活态改造

复原古城文脉样貌

强化文脉保护提升。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古建筑“一幢一策”,高标准规划设计,严要求审批管理,确保每一条街巷“原貌恢复”、每一幢古建筑“修旧如旧”。通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北街、直街等一批历史街巷得到有效恢复,县衙正堂、环山楼等一批文保单位及时修缮。既保护了单体建筑,也保护了街巷街区、城镇格局;既保护了历史地段,也保护了自然景观、人文环境。

强化风貌环境改善。围绕“百村千幢”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等特色抓手,投入4500万元对古城及周边环境进行修缮和“微改造”。精心编制《古民居修缮利用技术指南》,为古民居古建筑维修保护提供技术支撑。排查整治古建筑电线老化、墙体开裂、梁柱腐烂、蚁蚀虫蛀等隐患,收储保护个人无力修复的古民居8幢,“微改造”古城周边老旧小区22个,新改建公厕7座。投入500万元修缮古城小街小巷,完成古城北街、直街强电线路下地以及给排水、污水管道铺设。

强化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的名城保护机制,以政府为主导成立国有独资公司,开展市场化运作,完善古城区配套基础设施。坚持招大引强,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名城微改造,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古民居的流转、维修与保护利用,改造、提升古城内居民住房,有序引导恢复传统“市井”业态和新开文创、民宿业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互为融合,有效增加居民收入。近年来,累计投入2600余万元,带动人均增收2100余元。

坚持活态利用

复兴古城人文活力

打造展示平台。结合全县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系统平台建设,以文字、图片、语音等数字化形式展陈不可移动文物。实施非遗、民俗活动进景区,引入徽堂民俗民艺展示、原照相馆主题客栈等7个文创、民俗文化展示项目,主动向游客展示非遗民俗,扩大县域非遗知名度。完善古民居信息档案和徽州古建筑谱系建设,利用自媒体及主流媒体等多渠道推广,展现黟县“小而特、小而精、小而美”的独特风采。

打造多元业态。依托古城区内临水两岸、街巷肌理等文化遗产元素,融合“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六要素”,打造古城休闲度假旅游新业态。目前已有山水间·黑多白少民宿、北街21号特色手工艺品、王锡良陶瓷世家博物馆、谢裕大茶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等20个业态项目正式运营。加快推进北街政协书画院、徽学大讲堂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活化古城业态。

打造新兴品牌。接续举办元宵灯会、古城年货节、徽文化交流论坛、写生艺术季、国际乡村摄影大展、山地车节、民宿大会等主题活动,吸引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游玩、购物休憩、摄影写生、文创体验,持续聚人气、扩大影响力,彰显烟火气、古城味、文化潮、国际范的新形象。·祁俊·

新闻推荐

清溪河里鱼儿肥

“爸爸,快来看呀,那里有条彩色小鱼!”虽已入秋,但在黟县美溪乡的清溪河,每逢周末,依然有不少游客来此嬉水玩乐,欢声笑语不...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