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荡漾敬老风

黄山日报 2021-09-08 04:52 大字

□黎小强

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8月31日发布公示,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各省(区、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办)推荐、专家集中评审与书面复核,拟命名993个社区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屯溪区黎阳镇凤霞村、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上榜。黄山市相关情况如何?记者为此探访。

社区多点发力

9月2日,由整洁的围村路进入屯溪区黎阳镇凤霞村,花园式社区展现记者眼前:徽派建筑的小楼整齐排列,廊亭曲折蜿蜒,树木郁郁青青,法治广场、健身广场设施齐全,“谁家有老也有小,尊老爱幼不可少”“让情爱陪伴老人,把温暖送给父母”,亭柱上的联句不时提醒,即便绿化带也有“敬老爱老”的标牌。

村负责人金菊红介绍,全村126户420人,60岁以上老人82人,一直以来,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成为村民共识,也付出诸多努力:让老年人居住环境更美,2012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多次入户征求老村民尤其是老党员、老村干意见,科学编制村庄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整治村庄环境,开启老村片道路硬化、排水下地和拆除规整工作,共拆偏房偏棚114处4560平方米,建设围村路570米并黑化,铺设雨污水管网3700米,强弱电全部下地,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转,31幢住宅改造成徽派建筑,中心村旧貌换新颜;让服务老年人质量更优,定期走访慰问独居、空巢、失能等老年群体,与卫生服务中心合作,通过上门巡诊、集中体检等方式,提供便捷医疗卫生服务,加强无障碍改造,在文化长廊等公共区域增设休息椅,村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每人每年获1440元基本生活补助。为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添置篮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器材、徒步路径等设施。尤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楼设超市、桌球室,二楼有室内活动中心,每年结合“七一”、传统节假日等,组织多彩文娱活动,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让老年人社会参与度更高,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每月召开。在文化广场管护、当家塘维修等工程中,许多老人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黟县碧阳镇碧山村,敬老、孝老、爱老、助老的氛围同样浓厚。该村950户3280人,老年人679人,近年来以村村通、亮化、危房改造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实施为抓手,建起党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及云贤研学等景点民宿,如今环境整洁,出行设施完善便捷,社区服务便利可及;优化志愿者服务,村委会组建8支志愿服务队伍,分片包干,为老人提供上门慰问、交流谈心、日常生活照护及安全防范等服务,实施“智慧助老”行动,为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安装“皖事通”“国家医保服务平台”,帮助设置安康码和医保电子凭证,教会和在外务工的家人视频聊天、发抖音;让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组建老年黄梅戏剧团、乒乓球队、龙狮队、风筝队和傩舞队,在村里活动或外出表演,其中傩舞队于2020年12月走进央视,2020年11月在浙江衢州举办的“四省四市”民间艺术节上获表演银奖。村老年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形成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年初有计划、岁尾有总结、活动有场所、资料有档案、管理有专人、常规活动天天有、特色活动年年有的生动局面,2017年获评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村规民约获全国优秀,“一约四会”在村务管理中作用凸显,这些与老人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

各级齐推创建

市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科科长项哲颉说,2月18日,省卫健委、省老龄办决定在全省创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旨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为老服务科技化水平,让更多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明确全省到2025年建成500个省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城乡全覆盖,要求黄山市在2021年创成5个省级、争创2个国家级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按照部署,黄山市于3月7日启动全国(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印发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创建目标、创建步骤、相关要求,制定核查评估表;创建分三阶段,即对标摸底、确定目标(第一阶段,3月底完成),对表整改、逐项落实(第二阶段,4月底完成),申报复核、程序规范(第三阶段,5月13日前完成)。市卫健委还举办创建培训会,各区县、创建目标社区及其所在街道或乡镇相关人员参加;分类整理,归纳总结,作为社区后续自检和完善升级的基础资料,保持创建成果的持续性和延展性,为同类社区树立示范样板。

截至目前,凤霞村、碧山村及黄山区汤口镇汤口社区、歙县徽城镇丰乐社区和休宁县海阳镇萝宁社区拟命名为“全省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凤霞村和碧山村进入“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公示名单。

老人幸福倍增

说起当下社区幸福生活,老人啧啧称好。

每人一台电风扇,71岁的胡树根和老伴在家休息。坐在旁边,凤霞村委会工作人员向他解释民生工程一封信有关条款。“他们讲低保金和补助款发放,我听得入耳。”他感言,村里对老人没话说,8月21日派人车接车送,从家门口到镇卫生院,从下午3点到4点多,快捷方便,自己即完成疫苗接种。

回首9月1日的全天生活,碧山村69岁的王孙笑言,作为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他当日值班,早上在村里活动后开门、借书、登记、聊天、阅读,尤喜新闻、养生保健类书报。下午,他去村老年协会活动室,看播放《天仙配》等戏剧片段。晚上在家看电视,他同样关注时事新闻,有好的电视剧就看下,然后早点休息,“一天有忙有闲,充实得很。”

碧山村老年协会会长胡建新今年67岁,一直在当地从事教育工作,2016年挑起会长重担,在村两委支持下,提倡“村里的老人事情优先”“做阳光老人”,读书看报、看电视、看戏、下棋、打乒乓球等老人常规活动天天有,还结合重要节点举办特色活动,如钓鱼、象棋、乒乓球、书画、根雕等各类比赛,重阳节慰问90岁以上老人,送水果和床上用品等,过年为老人送年画,组织体检、义诊等活动。同时,“阳光之家”、农家书屋、文体团队也有声有色。老人们还为村里小巷取名,设卫生监督哨,编纂《碧山村志》,“村里舍得投入,协会账上有四五万元,活动丰富多彩,成了老人的安乐窝。”

新闻推荐

猪儿肥了,日子美了

刘其胜的养殖场,有活蹦乱跳的小猪崽,也有长得膘肥体壮的大猪。“今年培育的能繁母猪下了30头猪崽,忙是忙了点,但日子有盼...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