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村村:村里有电商增收有希望
本报讯“谢谢啊!又麻烦你们跑一趟。”近日,见到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人又上门来称干菜,黟县渔亭镇汪村村低保户蔡三斤连声道谢。不久前,村干部帮他将家里的干菜放在渔亭特产店微商平台上,成功卖了出去。
为更好开展消费扶贫,解决好贫困户种植养殖、手工等产品及时销售难题,不断增加贫困户干事创业动力,黟县渔亭镇汪村村依托微商平台,搭建“黟县渔亭特产店”,并利用抖音直播、网店等多种电商手段,采取“农业合作社+网络销售平台+农户”的模式,及时高效地将农户手中时令农产品、手工制品对外销售。
“党的帮扶政策好,但自己更要努力,生活才能更美好。”这是汪村村民吴晓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吴晓驹一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子残疾,家庭收入来源以打零工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生活困难。后吴晓驹发展养蜂,但期间几经波折,打击了他的积极性。村两委鼓励他坚持,还为他联系专家提供技术支持和发展指导,并帮助他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养殖规模,促进增收。“目前,我共养殖20多箱蜜蜂,正准备扩增至40箱。现在有货也不怕卖不掉,村里电商平台就能帮我打开销路。”吴晓驹说。
“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来看,农产品销售最好的是黑玉米,其次是大米、新鲜的莲子。这3种畅销的农产品都是汪村实施的生态产业园项目产品。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2019年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余元。”电商平台运营管理员吴晶介绍道。
村集体先富了,村民自然也愿意下更多的力气跟着干,在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鼓励支持下,一些喜爱种植养殖和有手工技能的贫困户跃跃欲试,开启了各自的致富之路。村里电商平台通过对种植养殖产品和手工制品的推销,吸引网络商客不断。·甘文杰·
新闻推荐
“地下藕、水中鱼、地上菜。秋后一算账:收成挺好,收入不少!”8月24日,黟县古溪村绿峰蔬菜专业合作社迎来了大丰收,村两委...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