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远足西武岭

黄山日报 2020-05-11 02:44 大字

4月的一个春雨绵绵的日子里,我独自一人驾车去黟县西武,在古道西武岭脚下将车停好,下了车,放眼望去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向前面的古村,雨后的路面显得更加洁净,两边田中的油菜花已经凋落,饱满的菜籽将一棵棵油菜秆子压得东倒西歪,田埂上刚种的桃树则整齐地站成一排。掩映在摇曳翠竹后的小村庄,马头墙错落,炊烟袅袅。声声犬吠,啾啾鸟鸣,构成了一幅乡村和谐安宁图卷,抬眼望远处青山起伏,山间水气慢慢升腾,汇聚成一丝一缕白色的云,使得静穆的青山多了些妩媚。

上了西武岭,恰巧与一个上山忙活的老乡相遇,于是一起拾级而上。3公里的岭道,几乎全用长2米多、宽40余厘米的花岗岩石板铺就,仔细看,那石板上有一条条排列有序的凹槽,边上还有一些类似工号的标记,那凹槽不像是雨水冲刷形成。我向老乡提出了疑问,老乡反问我:“这样一个阴雨天你行走在花岗岩上,下岭时可觉路滑难行?”我笑着说“还好吧”,他紧接着说:“就是因为这石板上凿了这么多凹槽才让行人避免滑倒。”我从背包中掏出一瓶矿泉水恭敬地递给他,表示想听听这古道背后的故事,于是老乡一边走一边跟我说起当年建岭的故事。

西武岭是古代黟县通往赣东北的主要通道,可先前这里只是一条土岭,路两边是深深的茅草,直到清乾隆年间,西武出了一位名叫孙维洪的徽商,他回乡休养时带回了一笔巨款,人们总以为他会把这些钱作为遗产留给后代,可他却把钱全部捐出要为家乡黟县修一条像样的石板古道。前后历时四年,耗银万两,孙维洪与那些普通工匠一起整天忙活在工地上,石板大道建成后,孙维洪想要知道过往行人对该岭的真实反馈,便派家人驻守岭上,专门倾听过往行人的意见。显然绝大部分行人都表示满意和感谢,但是一个像今天一样的阴雨天,有一担油的挑夫过岭时不慎滑倒,打翻了油篓,坐在路上叹息道:“孙善人这岭是修得好,只可惜下雨天,上岭容易下岭难呀!”家人将此事告之孙维洪,他立即吩咐管家赔偿那人的油钱,又请回当年的工匠,共商防滑措施,最后决定将每一块的阶梯石面凿上防滑的“凹”槽。本来约定每块石阶上凿两条,结果石匠们都为孙维洪的善举所感动,许多石阶上自愿凿了三条甚至四条槽,并且在每一条石板上刻上代表自己的标记,以示对工程的负责。

如今古岭边上已经铺设了一条现代公路,但是很多人还是愿意在闲暇时走走这条古道,听一听当年孙维洪建岭的故事……·张雪雅·

新闻推荐

远方的你,还好吗? 给远在“意”乡的小荷姐姐一封信

□碧阳初中小记者站尚雨桐亲爱的小荷姐姐:你好!黟县西递的油菜花开了,大片大片的,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山上的...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