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跨区域、跨民族的全球通用“视觉语言”,黄山市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创新布局摄影产业,探索跨界融合发展 视觉语言中的“黄山坐标”
从自然风光到东方诗意
春光明媚,皖南成片成片盛开的油菜花,散发出醉人的芬芳,如同往年一样,这里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摄影爱好前来取景、拍照。早在去年12月31日,黄山迎客松等经典风光照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庆典大屏幕;当地时间1月23日至2月6日,“世界遗产黄山图片展”在美国洛杉矶南岸广场展出;当地时间1月26日,黄山旅游宣传片登陆英国伦敦特拉法加广场新春庆典活动现场。多年来,黄山作为中国最为经典的形象符号之一,其影像或作为国家重大庆典背景,或作为国礼,或随“神九”上天,向世人展示出大美中国的黄山画卷。
黄山素有“震旦国中第一奇山”之誉,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两上黄山,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已!”近代以来,黄山一直是摄影人钟情的天堂。1912年,南京中央大学国画系主任、新安画派重要传承人汪采白第一次将黄山迎客松摄入镜头。1914年5月初,教育家黄炎培和助手吕颐寿来到黄山,拍摄了大量风光摄影作品,同年11月出版了《黄山》,让世人第一次通过影像领略黄山的神奇。1927年,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郎静山初上黄山,拍摄了大量黄山照片,1934年,他的第一幅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被英国摄影沙龙入选,其创立的集锦摄影在世界摄坛上独树一帜。著名画家张大千也曾四上黄山,拍摄风光作品无数,囊括黄山主要景观。值得一提的是,从1971年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国家一级摄影师袁廉民,38年来160次登上黄山,用镜头深情地记录下黄山的每一个侧影。
1962年10月,中国摄影学会在北京中山公园和颐和园举办新中国第一个风光摄影展——黄山风景主题摄影展览,展出吴印咸、张印泉、黄翔、卢施福等22位摄影家的95幅作品。此次影展在中国摄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郭沫若赋诗称赞“把你好处摄来,胜似画图好看”,邓拓也写下了《看看黄山有多美》的观后感。
2019年12月24日,“东方诗意、黄山影像”黄山摄影工作坊作品展开幕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举行。此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参展作品选自2016年至2018年黄山举办的3期摄影工作坊项目成果。参展作品分“看山不是山”“行到水穷处”“桃花源里人家”3个影像单元,通过差异化视角、创意性呈现,构成了完整的具有中国美学和东方诗意的黄山影像表达范式。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策展人刘树勇认为,黄山影像时隔57年再次进京展出,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上次展览呈现了老一辈摄影家在黄山开拓的中国山水画意摄影新途径,此次展览是黄山本土摄影人以东方诗意重构山水影像的探索和实验,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摄影的方式,向中国山水美学的致敬和回归。二是上次展览以黄山自然景观为主体,展示了中国古典视觉美学价值表达范式,此次展览从黄山自然景观扩大到徽州人文景观,构建了以徽派建筑黑、白、灰三色体系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另一种色彩范式体系。
从春拍秋展到品牌打造
2019年11月23日,以“寻梦徽州、‘影’享世界”为主题的第一届互联网与中国摄影旅游大会暨第十四届黄山(黟县)国际乡村摄影大展开幕。
此次大展融入互联网因子,共展出7000余幅作品,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摄影旅游目的地摄影展、网络摄影观念展、摄影发现中国、互联网矩阵影像联展等主题展,以及借用直播、手机APP、二维码在线看展、互联网矩阵推广等新媒体手段展陈的互联网作品展和以摄影旅游为主题的报名展。展会期间,还举办摄影大展商务活动、“摄影+旅游”线下活动、“摄影发现中国”主题研讨会、互联网与中国摄影旅游大会之意大利之夜、互联网与旅游目的地发展路径及摄影文化传播主题分享会、“文化走亲”艺术摄影采风等系列活动。
曾几何时,人们用“摄影是用光的艺术”来调侃摄影是一个“烧钱”的小众领域。然而,数码技术、互联网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出现,人们一跃进入“人人都是摄影师”的大众时代。时光定格在2010年,那年适逢黄山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周年,黄山市在回顾、总结黄山旅游发展历程时,创新谋划了新一轮发展思路——布局摄影发展战略。同年,黄山市成立发展摄影产业领导小组,首次提出发展摄影产业,出台国内首个《“十三五”摄影产业发展规划》,将摄影作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当年,“黄山布局摄影战略”被中国摄影报等媒体评为中国摄影界十大新闻之一;国家发改委也给予5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支持,称赞此举在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创新了新模式、拓展了新业态”。
发展摄影产业,犹如“芝麻开门”的钥匙,让黄山市迎来发展全域旅游、提升城市形象的新时代。黄山风景区首当其冲,在全国世界遗产和5A级景区中,率先向全国省级以上摄影家协会会员实行门票和索道票全免政策,2014年《中国摄影报》推出“被摄影捧红的国内风景名胜”,黄山名列国内7个风景名胜之首。2010年起,黄山市按照“总体策划、分级负责,系列开发、形成规模,整体包装、构建网络,做响品牌、放大效益”的思路,启动“百佳摄影点”建设,首批推出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家生活、文化体验等不同类型的148个摄影点,着力打造中国首个摄影产业经济圈。此后,黄山市建设了安徽省首家摄影博物馆——黄山市摄影博物馆,启动编纂《黄山影像志》,依托黄山中国画意、徽州江南诗意特征,培育面向世界的“东方诗意·黄山影像”摄影文化。
黄山市是全国九大花海之一,徽州古村落是全国七大古民居建筑群之一。2011年开始,黄山市每年在春季举办“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大赛”,在秋季举办“中国黄山国际乡村摄影大展”, 春拍秋展成为黄山发展摄影产业的节庆品牌,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元素标识。如今,黄山市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中国摄影之乡”称号,入选“摄影发现中国”十大景观之一,每年举办的摄影展赛活动超过200次,拥有各级各类摄影家协会会员6000多人,其中省级以上1000多人。
从行摄旅游到景观经济
黟县宏村镇泗溪村地处深山区,是革命老区,也是省级贫困村,与黄山区岗村、休宁县枧潭村相邻,向来有着“一脚跨三界”之称。这里空气清新、风景秀丽,有众多的香榧古树,错落有致的徽派土楼掩藏在深山绿海中,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保存着自然本真的生活状态。
2018年,黄山市文联、摄影办将泗溪列为百佳摄影点,聘请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研究员霍用灵和著名摄影家袁东平等专家担任导师,举办“泗溪摄影沟”影像志(扶贫)工作坊,招募13位本地摄影志愿者深入泗溪村12个村民组,对当地的古林香榧、徽派土楼、乡村风物、生态人文等亮点精华进行全覆盖式光影创作,用摄影的语言塑造立体的“视觉泗溪”,全方位讲述“泗溪故事”,探索“摄影+旅游+扶贫”的模式。同时,举办消费扶贫山货节,引导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如今,打响泗溪摄影沟文化旅游品牌,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新途径。
黄山市推出的“百佳摄影点”,迎合了大众休闲的发展趋势,也把更多游客引向了边远山乡。目前,黄山市“百佳摄影点”已发展到179个,摄影产业也从传统形态向教学研修、养老旅居、婚纱户外、时装时尚、人文纪实、建筑美学、体验创意拓展,呈现出由单一向多元、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态势,创新开发了30多条摄影采风观光线路、10大类50个系列摄影旅游产品,乡村摄影农家乐发展到693家、摄影主题酒店和民宿客栈100多家,旅游摄影文化企业、摄影图片社、摄影影吧、摄影沙龙、摄影展会、摄影教育培训、摄影俱乐部等不断涌现,形成了摄影与旅游、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互为融合的发展业态,摄影带来的人气“朋友圈”和事业“朋友圈”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二五”期间,黄山市共接待摄影团4300多个,从事摄影采风游客达14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0多亿元。
黄山之美,美在秀美山水、美在优质生态、美在精致文化、美在诗意乡村、美在时尚休闲。风生水起的摄影,让黄山之美不断收藏、不断传播、不断感染、不断升华。近年来,黄山市摄影产业不断嫁接互联网新经济,加快催生与旅游产业、生态农业、视觉产业等跨界融合的多维新型文化产业形态,构建打通“摄影+旅游+生态+养生+乡居+文化产品交易”的摄影产业生态系统,争创涵盖世界级摄影景区和摄影旅游目的地、国内最大的高校摄影实习基地、国内最著名的互联网摄影产业博览会展示平台在内的摄影产业创新示范基地。
黄山市政协副主席、市摄影产业领导组常务副组长胡宁介绍,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可能一时无法举行大规模的摄影展览或是活动,但黄山市将继续提升和完善摄影基地、摄影景区和摄影景点的基础设施,将视觉景观等相关产业整合为“景观经济”概念,创建黄山景观经济发展品牌战略,建立摄影产业互联网智能服务平台,建设黄山摄影图片交易网,搭建一批经营实体与服务平台相融合的摄影业态组团结合,创建摄影文化产业园,打造摄影产业聚集区。同时,培育面向世界的“东方诗意、黄山影像”摄影文化,建构基于地域影像实验而又具有普遍意义的影像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美学和东方哲学意蕴的诗意摄影新范式。
本文图片:黄山风光。
新闻推荐
安徽省坚持分区分级推进景区恢复开放,让城乡百姓畅享锦绣江淮的秀美春光 景区按下“重启键”
百家景区有序开放“请出示‘安康码’。”3月7日早上,合肥杏花公园东门入口处,工作人员扫描游客手机个人“安康码”,发放临...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