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火篮” ■ 江志伟
家乡黟县“火篮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息传来,我的记忆之门霎时打开,思绪瞬间快速回闪,沉醉于那久违了的“火篮岁月”……
黟县“火篮”,无论大小,全都由火篮外筐、火篮胆、火篮盖与火筷四部分组成。其中,火篮外筐是以精细的山竹青篾,采用精湛的传统徽州竹编技艺编制而成,外观酷似一只带柄的圆形风筝,它的作用是用来盛放火篮胆与便于提携。火篮胆则有两种样式,一种是以陶土制作而成的土砵子,另一种则用铁皮钣金制作而成,“火篮”的“火”便存放于此——那是以滚热的炉灰包裹与覆盖着的炭末、硬炭与炭火。盖于火篮胆边沿上的火篮盖也有两种样式,一种用细铁丝编结而成,另一种用铁皮锻打而成。最后,那两根由环形链条拴在一起插于火篮手柄之上的火筷,一般用细铁杆打造而成,讲究些的则是用黄铜打造,它的作用是定时松动炭灰、拨动火炭以保持火篮的温度。据说,民俗专家们经过考证,这样的“火篮”,偌大中国只有包括黟县在内的古徽州地区独有。
记得童年时,我们老家的左邻右舍中,外地客人走进冬令时的古黟人家,好客的主人先于热茶递上的,就是这“火篮”了,让您烤烤手、暖暖身。而那些喜欢串门的邻居们,则总是随身提着自家的“火篮”,走东家串西家,一路暖意巷中留。我们老家的乡人们,无论男女,只要季节一入冬,就都会围上那种齐胸高的围裙,以便于将“火篮”藏于围裙里。围着围裙、提着火篮的乡人们,出现在庙会的熙攘人群中、集聚在露天电影的祠堂乡场上、昂首于皖风徽韵的古戏台前、行走于徽派民居的大街小巷间……着实是一道妙不可言的“火篮”风景。“脚踏一篮火,手捧苞芦馃,古黟山民冬闲乐,除了皇帝就是我”,家乡的这句俗语形象地描述了古徽州人惬意、安逸、知足的生活状态,更是“火篮文化”真实而形象的写照。
我清楚记得,当年上小学的第一个冬天,妈妈除了给我背上她挑灯夜战亲手缝制的小书包,另一件交给我的物什,就是一只精美的红色小“火篮”。待我走进教室之后,才发现小朋友们人人一“篮”,有的双腿夹着烤手取暖,有的搁在课桌底下烤脚,整个教室里都暖洋洋。长大些后我才知道,我的那只红色“火篮”,原来还是妈妈当年出嫁时,外婆特意为她定制的嫁妆呢!妈妈说,在家乡,新娘的嫁妆中绝对不能少了这火篮,那是专门用染成大红颜色的细篾细细编制而成的嫁妆火篮,火篮腰身上的“囍”字也是用金色竹篾巧妙编制。出嫁那天,娘家会在火篮胆中放进两根裹上红绸带的木炭,寓意“成双成对、薪火相传、红红火火、温馨幸福”。而在行进着的送嫁仪式队伍中,这只“嫁妆火篮”更是一直都处于最先头的位置。
“徽菜”中那道非常有名的“问政山笋火腿香”,竟也与这“火篮”有关。遵循“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的习俗,古徽州的男孩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乘着木船沿新安江前往杭州等地学做生意。常年在外,就靠着“以家乡徽菜解馋、见到火篮如到家”一解乡愁。为了能使出门在外的亲人能吃到新鲜竹笋,家人天不亮就登上故乡问政山去挖笋,然后洗净、切成薄片,再与同样切成薄片的火腿肉一块置于瓦罐,续上水、盖上盖,置于火正旺的火篮上,文火慢炖,随船东流。待船抵杭州,早已香气四溢的火篮瓦罐一起上岸,直接摆上晚宴的餐桌。远离故土的徽商们摸着火篮似拥抱故乡的亲人,闻着笋香像亲近家乡的炊烟,于是,开盖大快朵颐、一醉方休。
如今,随着古徽州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火篮”制作工艺更加艺术化,除去了火篮柄,变身成为特殊土火锅,直接上了宴席餐桌。徽州的艺术家们还匠心独具地创作出“火篮舞”,让“火篮”登上舞台,极具原生态徽州特色。
新闻推荐
12月24日上午,黟县政府县长程健来到县政协会议室召开座谈会,就即将提请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