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和黄山约好再会,却再也无法实现 安南夫妇12年前曾到黄山和西递考察,还在黄山留下连心锁

新安晚报 2018-08-20 10:51 大字

安南曾与安徽黄山有过一次“亲密接触”。2006年5月,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及其夫人一行来黄山风景区和西递古村考察,安南夫妇在黄山同锁连心锁,安南还为一株造型特别的黄山松取名雨伞松,盛赞黄山保护堪称典范。“我将来一定还会再来。”短短两天的考察中,安南在不同场合多次重复了这句话。遗憾的是,随着他的逝去,这个约定再也无法实现了。

安南夫妇留下连心锁

2005年12月,黄山风光摄影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安南秘书长应邀为影展开幕剪彩。那次影展给安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黄山秀丽的风光,得知那是中国多次邀请他参观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黄山,安南下决心在他第7次访问中国的时候,要亲身感受黄山的魅力。

2006年5月19日晚,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及其夫人一行抵达黄山市,月20日至21日上午在黄山风景区考察,本报记者参与了全程采访。

安南一行乘索道到黄山北海景区,在西海排云亭,安南夫妇对挂在铁链上的锁产生了兴趣,随行导游介绍了黄山连心锁的来历和美好寓意,安南夫妇认真而又虔诚地将连心锁锁在铁环上,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还把其中一把钥匙带回去做纪念。

“真是太美了!”“太令人惊奇了!”安南夫妇沿途对黄山赞叹不已,一度还单独走入高山树丛,观察各种树木。游览中,安南不断被游人认出,游客热情地向安南挥手、鼓掌欢迎,安南和夫人也不断用中文向大家问好。

“下次还来看看雨伞松”

在黄山北海参观时,沿途一棵状似雨伞的黄山松引起安南的注意。导游介绍说,黄山松是黄山的象征,“迎客松”“黑虎松”等少数松树还有了自己的名字。安南说:“我看这棵松树特别像一把雨伞,能不能叫它雨伞松?”陪同考察的时任黄山市长李宏鸣说:“我们将这棵松树以安南秘书长的建议命名。”在离开黄山风景区之前,安南欣然提笔用英文写下了“雨伞松”,并签名。安南还对李宏鸣市长说:“我下次还要来,再看看这棵松树。”

安南多次称赞对于黄山的保护,他说:“中国人民为保护和维护这块世界遗产地所付出的不懈努力令我们赞叹。”而“下次还要再来”这样的表述,安南也重复了很多次,在黄山西海饭店和北海宾馆,安南还将这句话写在留言薄上。晚上在山上休息,被征求次日早上是否起来看日出,安南犹豫了一会说:“这次不看了,下次我们来黄山住上一个星期,把黄山的美景看个够。”

西递村民送上竹雕笔筒

2002年6月18日,黟县西递村的村民在举行保护世界遗产承诺签字仪式时,曾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当年6月21日,联合国公共咨询处代表安南秘书长给西递村民回了信,对村民们自发提出保护世界遗产地的行为给予了称赞与感谢。新安晚报记者当时采访了这段佳话,西递村民称盼望安南秘书长能到西递参观。

村民写信的4年之后,2006年5月21日上午10时40分许,安南秘书长到达西递古村进行参观考察。安南一行欣赏了西递村口的明代胡文光刺史牌坊,考察了大夫第、胡氏支祠“追慕堂”及古宅院瑞玉庭。安南不断为建筑的独特性及精美的砖雕、木雕发出赞叹。

在西递古民居参观,安南特别留意古民居所用的砖瓦,还在村民家中聊了一会儿。西递村老年协会会长胡晖生代表村民向安南赠送了制作精美的竹雕工艺品笔筒,安南愉快地接受了这份特别的礼物,并题词感谢西递村民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其夫人也高兴地在留言册上用中文写下“安南”的名字。

5月21日下午,安南夫人还来到黄山市屯溪老街观光,体验老街的徽州民俗文化,对老街的保护现状及古朴的特色非常赞赏。汪根华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吴永泉

新闻推荐

糖尿病的防治 嘉宾:芜湖市眼科医院内科朱俊秀、丁凤

嘉宾介绍朱俊秀内科,副主任医师,2001年7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2001年9月就职于黄山市黟县人民医院普内科...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