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民文化技校的记忆——谨以此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李寿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变了中国亿万农民的命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如“冬天的一把火”点燃了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记得1988年,我在黟县美溪乡文化站工作。作为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我亲身经历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场伟大历史变革的幕幕风云。那时,乡里为解决田地到户经营的技术投入,联系县科协组织当地农民成立科普协会,还创办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牌子就挂在乡文化站,教室是利用文化站的阅览室改建的科普课堂,还算够用。因当时经费投入少,天花板是竹帘的,窗户因买不起玻璃,便自己动手用白色塑料布蒙上,然后用细木条固定,房子虽破旧,但很聚人气。
文化技校的教学业务主要分三块:
一是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有机关干部职工、农村党员、青年农民、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培训内容有林、果、桑、茶及粮油等农作物高产模式栽培技术、科学养猪、地膜育秧、塑盘抛秧,平衡施肥及新型农机具操作使用等实用技术,全面推进和整体提升农村科学种田水平,以高产高效为目标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针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妥善解决“三后生”的出路。将一些因家庭贫困辍学的社会青少年动员到学校,开办文化补习夜班,三年后,由县教委核发初中结业证书。
三是结合社会青年就业出路的需要,分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聘请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授课,结业后由县科协统一核发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他们回到社会都能独立办店自撑门面或带技术外出闯市场。
乡科普协会有会员115人。在一些高学历、高资质的会员中选聘了28人组成科技讲师团,他们是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一支基本的师资力量。同时,由县科协协调县农委、科技局的中、高级技师进山讲课,协助教学;组织科普宣传车送科技下乡,举办科技图片展览,放映科普电影,免费为科技示范户调运种鸭、种猪和国家推广的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如广泛应用农业的植物生长剂、微肥等。
农村科普工作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专业户的示范基地。按产业划分,乡科协将分户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粮油、蚕桑专业协会,茶叶经济合作社等。学校编有自己的小报《致富向导》,交流本乡动态,提供致富信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每月一期发给各专业协会、示范户和科技讲师团的每一个成员。
农业是一座“露天工厂”。那时,我们几乎天天下乡,进农家,跑田埂,整天和农民朋友“搅”在一块,和他们一起设计庭院经济,提供他们科技信息,帮助他们销售手中的农产品。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省、市、县科协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召开现场会,安庆、芜湖、宣州等地市还专门组队来校参观学习。
记得那时我还写了一首歌,歌名是“农民文化技校之歌”,在当时的学员中广为传唱,后来还组织合唱队参加县文化局举办的文艺创作节目汇演并获奖。歌词是:“山风、林涛、鸣泉,呼唤着一个崭新的名字:农民文化技校。山村传喜讯,科学进谷坳,为了科技进步,实现经济腾飞,我们将致富的金翅锻造。书声、歌声、笑声,来自一个特别的课堂:农民文化技校。灯下夜读忙,金笔揭玄妙,那答卷上写的,不单是A B C,还有来自露天工厂的报告。”农民文化技校,四化建设的摇篮,山区科技的雄鹰从这里翱翔。
新闻推荐
□舒勤芬晨刊讯今年来,黟县洪星乡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新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突出重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