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古民居的根和魂

黄山晨刊 2018-06-27 11:13 大字

近年来,黄山市大力实施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推动文物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努力实现保护与利用互促共进、良性循环。

□ 实习生 梁潇 记者 舒俊 文/摄

A

思想转变: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

青砖黛瓦马头墙,黑、白、灰组成徽州古民居的主色调,于朴素中透出皖南山村特有的端庄与秀丽。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的黟县西递村存有明清民居300余幢,保存完好的有124幢,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令人叹为观止。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四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西递、宏村两处古民居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年引游客无数。

当地村民介绍,改革开放前,西递是黟县出了名的穷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每年粮食只够吃半年。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旅游经济成为当地农户主要致富手段。

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34年的胡荣孙现任市文化委总工程师。2006年,黟县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古村落及其它文物资源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工作,胡荣孙从黟县文物局调任该办,次年任主任。可以说,他见证了那一时期黟县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方面付出的努力。“遗产办、规划局与文物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当时在全国都没有。”胡荣孙说,黄山市作为旅游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对旅游的促进明显,“我记得西递村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收5毛钱门票,一手保护一手利用,同时推进。”

申遗成功后,西递、宏村被世界瞩目。以前村民并不看好老房子,从上海来的李国玉买下西递老屋时,当地人还笑她几万块买个破屋子。几年后当她的猪栏酒吧宾客盈门时,当地人才知,原来老房子这么值钱。特别是民宿发展,让大家明白祖上传下来的老屋是个宝,就自发地想保护好它们。2002年6月,西递村民从守护祖传历史珍宝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集会、宣誓、签名,给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去信明志。信中说,西递所有村民都将一如既往地遵循《世界遗产公约》,自觉保护好西递古村落。安南嘱咐联合国公共咨询处给西递村民回信,感谢他们为保护这一新的世界文化遗址所做出的承诺,共创人类美好未来。

胡荣孙认为,只有村民发自内心愿保护、想保护,古民居保护才能做好。

B

改革试点:从单一投入到多元投资

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不少古民居面临倒塌危境,有的村民自行翻修或盖新房。虽然相关部门出台保护修缮方案,可没资金支持,只能眼睁睁看着古民居一点点消失。2006年,黄山市将黟县作为试点,在国内率先推出古民居认领保护活动,筹集民间资金参与保护、开发、利用古民居的新路子,取得成效。

据了解,当年,黟县首批推出西递、宏村、南屏等古村落文物建筑50处,倡议海内外关心并支持文物建筑保护的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公开认领保护。“在文物界提出认领保护是黟县首先推出的。遗产保护也是公益事业,到2006年,文物遗产保护已经达成普遍共识,与国外机构接触也比较频繁,得到一些基金会、社会团体、有识之士的支持。如美国友人安思远先生就以基金会名义捐资维修呈坎的宝伦阁、长春社,他就是出资保护,不求回报。”胡荣孙认为,这种认领保护的理念拓宽了文化遗产保护思路,使被认领的建筑得到及时抢救与保护。这种公益心理也对当地村民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外面的人都在无偿保护你家乡的东西,你自己对这些东西应更珍惜。

登上歙县南谯楼,一个明清风格、气势雄伟的府衙建筑群尽收眼底。2009年启动、投资1亿多元的徽州府衙修复工程是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中的龙头。当年,黄山市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全面启动该工程,由市文化委负责实施,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法律结合,就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迁移、认领、认租、认购等出台系列规范性文件;与科技结合,就防火、防雷、防腐、防潮、防虫、防盗、防漏等制定标准;与市场结合,打造和形成民宿客栈、特色酒吧、休闲茶社、传统作坊、地方小吃、农事体验、摄影影视、健康养生、艺术创作、休闲度假、收藏展示等多元业态;与人才结合,培养和锻造一支徽匠队伍。5年共实施101个古村落、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工作,全市可整体对外开放的古村落由30个增至50多个,建成湖边古村落、黎阳故邸、秀里影视城等13个易地集中保护区(村);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467幢,打造事业与产业方面新型业态19类964处,逐步探索出“在保护中突出利用,在传承中注重创新”的新模式。

2015年,该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的实施使得该地文化遗产尽量原状保存在所属区域环境中,守住了徽州古建筑“筋骨肉”,传承了徽文化“精气神”,对其它地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至此,古民居保护工作已上升为全市上下共同意志,从投资主体单一(只有政府投入)走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银行贷款、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结构。

拥有200多幢古民居的黟县屏山村,在“百村千幢”工程实施中不仅环境得到整治美化,旅游业也得到发展。建于清雍正年间的“御前侍卫”祠因年代久远损毁严重,仅一爿门脸孤存于世,后被著名制片人相中,2013年改造成一座充满艺术情趣的高端精品酒店,既保护了珍贵古祠遗产,又成为徽州民宿的经典范本。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青睐徽州古民居,给古民居保护利用带来机遇。然而产权问题一直是制约古民居保护利用的瓶颈。为此,2014年起,黄山市开始探索古民居产权流转改革,通过放开流转交易,打通社会资本与古民居保护联接、利用的通道,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古民居保护开发。

在黄山市首批古民居产权流转试点县黟县,古民居受让人首先要和文物部门签订保护协议,保护方案、施工过程要经文物部门审查批准、全程监管,确保古民居“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并将业态打造作为古民居拍卖竞价的重要考量指标。黟县试点之初选择30户(幢)左右古民居进行产权流转试点,2015年12月,黟县第一批8幢古民居顺利摘牌。2016年4月,黄山市依托江南林交所建成古民居产权流转交易信息平台,在全省创新开展古民居产权规范流转试点,通过集中收储古民居、对上申请报批、按规拍挂出让、规划公示实施“四步走”程序,规范流转古民居,解决“产权难定”问题,实现古民居保值增值,产权得以明晰,将过去的“政府给钱办事”转变成“社会资本投钱办事”,不仅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开发的热情,解决有意购买古民居保护人士的后顾之忧,也有力推动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有效缓解黄山市文物保护“点多面广钱少”现状。

C

守根护魂:从探索实践到有法可依

在“百村千幢”初战告捷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黄山市通过地方立法出台《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保护条例》,今年1月18日起正式施行。这是黄山市自有地方立法权以来第一个市级文化类地方性法规,使徽州古建筑保护具有操作性更强的法律依据。

《条例》明确,鼓励开办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开设徽州民间艺术、传统工艺、民俗展示、非遗传习场所;开办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基地;开发旅游景点;开办民宿、客栈,举办文化体验活动,以此合理利用古建筑。古建筑被开辟为经营场所的,要提取不低于10%的经营收入用于古建筑维修、保养和安全管理。对很多徽州古建筑的“新主人”来说,产权是最关注的问题。《条例》进一步明确: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可通过合法流转方式取得古民居所有权或使用权。

如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不少徽州文化爱好者自发参与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让古建筑焕发生机。在胡荣孙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能够把这种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如实施高铁、月潭水库这些大型项目都会先把资料留下来,把有价值的民居异地搬迁,让它们继续留存。”采访中,徽学专家方利山认为,西递、宏村的古民居融合在现代百姓生活中,整体、活态地保护徽州文化遗产,是原汁原味保护的范例。对徽州古民居这样一个文化遗存,变是常态,不变是相对的。历史在发展,自然环境在变化,我们应用包容、理解、开放的心态看待保护,但关键要守根护魂,合理利用,不搞建设性破坏。徽州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把这些有着乡村记忆的古民居物态载体保护好,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新闻推荐

端午情粽飘香

6月15日上午,黟县碧阳镇郭门社区联合宇仁小区开展“党旗飘扬,粽叶飘香”包粽子活动,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胡佳伟陈琛/摄...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