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村产业到户拔穷根

黄山日报 2018-05-23 11:26 大字

山河村位于黄山区西南边际,与黟县宏村镇、宏潭镇紧紧相依,像一颗青翠欲滴的绿宝石掩藏于莽莽大山中。近些年,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这个藏在深山少为人知的小村庄芳华初显,去年已成功甩掉“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日前,记者走进山河村,一探这藏在深山的脱贫事业。

“2014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57人,村集体经济不足5万元,基本上是‘空壳村\’。”村党支部书记林旭宏介绍说,三年来,该村将所有贫困户按所属地理位置、贫困属性和贫困成因进行细化分类、精准施策,变“输血”为“造血”,三年共安排产业到户项目21个,到户资金10.91万元,助力贫困户发展茶叶、水稻、西瓜以及养猪等产业。去年,贫困户人均收入均超过4000元,最高的达3.4万元,精准脱贫成效明显。林旭宏告诉记者,该村还通过出租砖厂、香榧基地实现资产收益,180千瓦光伏电站也于去年8月前建成并网发电,“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3万元,今年预计突破10万元。”

“脱贫摘帽后,下一步就是产业振兴,我们必须超前规划,不能让‘山河依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汪长发去年一到岗就开始思索适合山河村的产业发展之路。

山河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7.8平方公里,绿化及林业覆盖率95%,有千亩茶园,环境优美、生态优质,是市级生态村。全村6个自然村沿S218省道黄金旅游公路分布,临近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和五溪山保护区。“我们要把生态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做强原有的茶产业,做优乡村旅游文章,把山河村打造成S218黄金线上人人皆知的‘绿宝石\’。”汪长发坚定地说。

村庄各处,正对照市级美丽乡村标准,按照“只拆不建”要求逐步整治脏乱差节点,超前进行美化绿化和小品打造,村容村貌正一点一点发生变化,村民的观念也在一点一点转变。村里村外,谈投资深山民宿、谈拓展户外线路的客商来了一拨又一拨,大家对山河村发展充满信心、跃跃欲试;赏田园风光、品乡村美食的游客来了一拨又一拨,大家对山河村景色赞不绝口、恋恋不舍。

“等旅游搞起来,愿意在咱们村停留的人会越来越多,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把茶叶笋干卖出去了。”汪长发笑着说。

·刘晨 疏芳芳 汪鼎·

新闻推荐

宏村:全域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旅游

□记者冯劼小满节气,雨水充沛,走进塔川村,只见道路宽阔整洁、溪水潺潺、环境十分优美。自推进农村全域环境整治以来...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