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村:农企合作“田生金”
□ 记者 吴玉莲 樊成柱 汪悦 程向阳 文/摄
黟县渔亭镇汪村村是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302户,1100余人,大部分劳力外出务工,留守在村的多为老人和孩子,加之传统种植业收益不高,农民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闲置、抛荒、减种现象日益加剧。为把闲置抛荒土地种起来,增加农民种田收益,汪村村充分利用扶贫项目资金,探索农民土地入股合作社发展新模式,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转型发展的步伐。
A
闲田流转 坐享分红
“我刚从田里拔草回来。”日前,记者见到汪村村主任李旭树时,他气喘吁吁,黝黑的脸上淌着汗水。
李旭树种的不是自家的田。2017年,该村与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汪村分社。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以股份形式入股合作社,合作社通过机械化生产降低种植成本,优化水稻种植品种、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来增加效益,提升种植业的利润空间。农民不仅可以获得每亩土地保底收益500元,效益好的话还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红。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下,合作社很快流转294户村民共640亩土地,探索走一条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农业新模式。
“现在好啊,不用种田,也有钱拿。”见到村民胡开桃时,他正在合作社上班。今年78岁的胡开桃家有4.4亩土地,他把3.4亩租给合作社,还有1亩荒地之前种了茶树。他说儿子、媳妇都在外地务工,家里的田都是老两口种,一年下来,除去施肥、收割的成本,收益不过1000块钱。现在租给合作社,每年有1700元收入。
据李旭树介绍,汪村有1100多人,常住人口不到二分之一,因为缺少劳力,加上种植收益低,土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他看着从前赖以生存的土地,一点点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非常无奈和惋惜。自从去年村里开始统一种植后,荒田都复种起来,看着绿油油的秧苗变成金黄的稻穗,作为一名和泥土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民,心里舒服多了。
2017年,合作社承包经营的开局之年,收获了60万斤粮食,平均亩产950斤,村集体收入除给村民发放“地租”外,还略有结余,这让村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希望。
B
因地制宜 转型发展
汪村合作分社通过与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从种子发放、农机协作到成品收购的每个环节,都按照公司要求标准化种植、加工,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记者在汪村采访得知,汪村通过与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农户除了流转出去的土地收益,还能在合作社打工。去年,合作社为务工村民发放10多万元的工资。
为增加村民收入,实现多元化种植,今年初,李旭树及合作社几位骨干成员一起去宁国、绩溪学习当地的中药材前胡种植技术。当地的前胡收益达1万元1亩,回来后,合作社便试种了70亩前胡。经过40天的酝酿,前胡小种子冒出了新芽。李旭树和合作社成员像呵护自己的孩子般,几乎每天都要到地里查看一番。
李旭树说,前胡一般春播冬收,在冬季12月前后至次年春天,前胡茎叶枯萎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低温干燥后,就可拿到市场上出售。目前,前胡的年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看好。
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根据不同水田土质条件,在水量多的泥沼地试种茭白、荞麦。为支持汪村的种植探索,当地政府给试种的前胡投了保。若因自然灾害等因素造成欠收,可以保证每亩4000元的保底收益,让村民种得放心、安心。
C
农企结合 多赢共享
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海波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让汪村合作分社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
据了解,汪村农民土地入股以村为单位,农民以土地入股,公司以现金入股,村集体以管理入股和项目资金入股,黟县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汪村分社实行财务独立核算。考虑到农村贫困户的特殊状况,徐海波还将扶贫资金按股份量化到贫困户。耕种依托公司全程社会化服务,各项生产费用支出每月公开公示,年终盈利在扣除各项费用后分红。通过这种方式,农民和村集体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目前,该模式已在黟县和黄山区复制推广,已有11家跟汪村模式一样的分社。
看到汪村村民自发探索发展前胡中药材种植,徐海波很是欣慰。在流转的土地上,公司也在进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尝试,希望在粮油作物之外,带领村民探索出高效的多品种种植模式。利用公司的渠道和平台,为村民解决后顾之忧,大力发展“泥土”经济。
徐海波说,近年来黟县依托自身的旅游资源,加上公司的大规模生态化农业种植,乡村旅游人数不断上升,当地的旅游收入也在逐年攀升。接下来,他将重点打造“农业+旅游”的田园综合体,并致力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农业生产加工和乡村旅游的深度协调发展。
新闻推荐
□王靖蔚蓝的山群蜿蜒,农机轰轰作响。村民焦金昌跨坐在电动三轮车上,一手扶着把手,一手搭在膝头。面对笔者询问,他笑...
黟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