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现代科技在村志编纂中的作用
□胡时滨
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名镇志文化工程·中国名镇影像志”试点编纂工作,今年春在苏州周庄镇启动。标志着我国首个名镇影像志开拍,也开创了全国名镇、名村志编纂的崭新历史。对目前正在安徽省全面启动的村镇志编纂工作应有警示:应该高度重视现代科技在村镇志编纂中的作用。
纸质版是传统方志的基本存在形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发展,纸质版志书已跟不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大自然五彩缤纷,人类社会包罗万象,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弥补志书文字记述的不足。志书语言要求朴实、准确,但一般人很难把握,什么程度较朴实,什么程度就准确?但影像科技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难题,大到导弹、卫星发射,小到交通拥堵、洪水泛滥,音像一播放便一目了然。
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于大变革、大转折之际,一些旧时代遗存已经日渐灭亡。如妇女裹脚、对襟衣裳仅在黄山市农村个别地方耄耋老妪还偶然可见。传统的农耕文化也日渐退出主流社会。日前笔者参与西递镇潭口村史馆的谋划,便在当年生产队“粮点”中发现村民存放多年不用但又舍不得丢弃的数十个“板斛”,每个都停了厚厚的灰尘。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正逐渐消失,人们对故乡的怀念,还有其所承载的乡音、乡俗、乡情、乡愁,将无处安放。在村志编纂中,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以影像形式再现历史场景,用影像讲述人们鲜活的生产生活故事,用影像替代文字或图片成为志书文本存在形式和内容载体,不仅可以真实记录现实,为后人保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更有传播速度快、视觉冲击力大的特点,能适应特别是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也从根本上克服了文字版志书记述人物不见其人、不闻其声,记述事件不见其直观场景的缺憾,是志书文本形式的创新与革命。
现代科技的运用,有利于村志编纂中方言的保护与研究。徽州方言别具一格,既纷繁复杂,又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这些年尽管国家先后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汉语方言自然口语有声基础语科库建设”等方言调查和保护工程,黟县实验幼儿园等常年开展方言童谣进校园等活动,但毋庸讳言,方言濒危流失的现象仍日益严重。方言是文化的载体,大量语言及方言的消失必然会带来文化的消失。按马克思的观点,语言是一个民族中最稳定的因素。一种语言或一个方言的消失不亚于一个物种或一个亚物种的消亡,拯救方言就是拯救地方文化。然即使是颇受赞许的《许村志》对许村方言音系、词汇、熟语和童谣、方言小调等也仅仅是作了文字方面的记载与描绘。有些县志与年鉴虽然附有光盘,但多为同书文字的电子版而已。用现代音像手段记录方言,不仅有利于方言的保护,为后人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方言资料,而且利于乡音、乡愁的记录与培养,特别是有利于孩童的乡情与归属感的培养与造就。
新闻推荐
□吴卫华二程鸿诏之所以引起曾国藩的关注,在于太平天国屡次占据黟县,而程鸿诏“办团练,与太平军激战于黟县石鼓山及东山岭下等地,未有败绩。”曾国藩非常敬重经学大师,担心他们在战乱中不...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