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风化于成 致敬《黄山日报》副刊的老师们
□汪燕燕
在当今生活离不开网络,读“屏”多于传统读书阅报的时代,《黄山日报》副刊纸媒一直以来都在以文学的形式有力地传达黄山这座城市最生动最本质的文化现象,而受到多层面受众人群的关注和喜爱,与读者、作者、编者对这片土地上徽州文化的共同坚贞守望息息相关。
一个文学园地的核心当然是作品,一个个作者一篇篇作品和广大读者见面离不开编者在浩如烟海的文字园地里辛勤劳作,编者是读者和作者间坚实的桥梁和纽带。由于喜欢文字,有幸与《黄山日报》副刊的编辑老师们相识。
记得1989年夏天,歙县工人文化宫邀请著名诗人刘祖慈和《黄山日报》编辑胡立之来给文学爱好者授课,课后胡老师选了一些业余作者的习作带回去,其中有我的《翡翠谷幻想曲》和《童年》。不久这两篇文章发表在《黄山日报》副刊,一个业余作者的文学梦从此在这里起航。《翡翠谷幻想曲》1992年7月29日被《安徽日报》第三版刊登。之后收到黄山翡翠谷景点发现和探索者黄剑杰老师送来的两本书,扉页上写着“赠给第一首以文学赞美翡翠谷的歌的作者”。《童年》的配文图片,皎洁的月光下慈爱的老奶奶和怀中的小孙女在数天上的星星,至今清晰如昨。翻看当年歙县工人文化宫那次活动的陈旧合影,蹲在前排年少的我,一脸懵懂、一脸纯净。再看坐在中间的刘祖慈和胡立之老师,亮亮的镜片中透着睿智和对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关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陆陆续续在《黄山日报》副刊发表了一些“豆腐干”,期间很多文章经程学开老师编发,那时程老师写的《新聊斋志异》很受欢迎,我这个刚起步的业余作者读编辑的作品更认真仔细,更觉亲切。那是个群体热衷文学的年代,作者都是手写稿邮寄到编辑部,人们五花八门、龙飞凤舞的笔迹真难为了这些编辑们火眼金睛辨认,编辑老师同样手写修改意见和退稿信给作者,让作者见字如面,很暖心。写到程老师,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眼前浮现:一次文学活动上,这位风趣的编辑带着浓重家乡口音的开场白:“文学使人美丽、文学使人年轻……”众人“哗”的一声笑出来,掌声如雷,整个会场顿时活跃起来,与会者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创作经验、分享创作成果。
时光荏苒,接下来恋爱、成家、养育孩子,好几年没有动笔。
再次提笔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2000年初,在程老师的《黄山日报》天都周末·新安花语版面发10多篇文章后,紧接着遇到了高莉莉老师、阮文生老师、李平易、程东灵等老师。
对阮文生老师印象最深的是,2003年受徽州区残联委托,以“来自特殊群体的报道”主题给一些残疾人事迹写专访,从没写过专访的我,内心忐忑地跟着阮老师和区残联领导去走访采写对象,我紧跟着他诗人跳跃的思维、琢磨着他的采访方法和思路,写了些残疾人事迹的稿件,其中《永恒的追求》获得《黄山日报》此主题征文一等奖。另一篇稿子《慈善的回报》修改后获2014-2015年度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好新闻一等奖。在阮文生老师散花坞版面上刊发的《京城客人徽州缘》在2009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和李平易老师的交往,正如他给我的散文集《蓝墙》作序里所说的“与这位作者的交往还真是草蛇灰线,几近于空白”“似乎又是相当熟悉的”,2007年底发了篇写家乡方面内容稿件到他《黄山晨刊》“新安花语”邮箱,见他留言:材料很好,可你写得很随意。赶紧改了重新发过去,很快刊登了出来。紧接着发了后来被人们称作我的代表作《蓝墙》给他,记忆犹新的是在2008年2月6日《黄山晨刊》“新安花语”头条刊登,这篇文章比较长,加上他们配文的图片,几乎占了版面一大半,那天正巧是除夕夜,在我心中是最好的年夜饭和新年礼物。李老师又给我留言:写得非常不错呀!于是回了:新年好!收到他留言:祝福完就走,稿子呢?于是抓紧写稿,那段时间,创作激情一发不可收,一连发了有几十篇稿件。其中《香水袅袅》等稿件后来还被《新安晚报》刊登。当年有人问我是不是和编辑相当熟悉,我实话实说:只知道是写《巨砚》的那位作家,其高矮胖瘦、面长面短一概不知。见到李老师是徽州区时任宣传部长卢剑峰邀请他和副总编项其敏到徽州区讲写作课,我和几位作者参加陪同共进晚餐,被大家激将去敬酒,滴酒不沾的我第一次喝了两杯白酒,感悟写成稿子《酒趣》,发在本地和外地的几个报刊上。同李老师交谈比较多的竟然只是一次中巴车上的偶遇:我大包小包拎着,一上车就见到最后排座位上的李老师,他也看见了我,和我打招呼,并说:“你的东西真多呀。”我尴尬地笑笑。他是去歙县看母亲,我是参加市里一个“非遗”工作会议,会后去给父母家人买了一些物品。第一次单独和这位编辑老师坐在一起,交流了几个话题。这期间隔着好多年时光,隔着作者和编者共同用目光触摸的几十篇稿子,隔着屯溪到岩寺的距离。感谢“蓝墙”序里给我“徽媛”的美誉。
高莉莉老师是副刊唯一的女编辑,见到她时第一印象镌刻在脑海中: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欧化的脸型、精致的五官,辨识率和回头率很高。细细数来,从黄山晨刊的心灵传真、新安花语,到日报的万家灯火、文化,编发了我几十篇稿件。其中《伉俪雕手的艺术人生》,受到市委宣传部时任部长蔡建军的表扬。还有2篇非遗传承人稿件《贾道儒行竹雕人》和《民歌达人唱徽州》后来还在《安徽日报》刊发。稿件《我的书事》修改后参加安徽省图书馆联盟举办的“我与阅读”征文竞赛,获得了全省图书馆馆员组一等奖。可能同是女姓,交流比较方便,从文学到生活到工作,这位秀外慧中的编辑亦师亦友。由于我常年在图书馆工作,接触最多的就是图书,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当接到采写任务时总有些顾虑,要写好稿子必要的体验和走访不可或缺,她教我怎么写采访提纲,从哪个角度切入提问,怎样和采写对象有效交流,如何准确采集到行文的材料和信息,并陪我一同采访,成稿后她还审稿把关,让我顺利采写了一些行业有代表性的公众人物。去年有篇采写乡村振兴内容的万把字稿件,她看了足足5个多小时,一个专业编辑的素养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让我敬佩和感动。
哦,还记得有篇稿件比较特殊,那是旅游版的程东灵老师向我约篇旅游景点石潭的游记,可我没去过这景点,那几天又去不了,于是访问了好几个去过石潭的人,查了好些资料,以另一种表达方式写了篇《我的石潭》,也被程老师认可刊登了出来。
写的稿子多了与编辑的交流自然多了起来,见证了编辑这个行业点点滴滴的艰辛,有的稿子刊出后见到和我原稿某个字或者一个标题的改动却让整篇文章显得站位更高、更耐人寻味,编辑和我说是老总改的,于是我知道了一篇文章问世凝聚着作者、编辑、总编等多人的劳动。
胡玉琪老师是位处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年轻编辑,和新时代接轨的黄山,正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融入广阔的世界。记忆中和这位编辑交流不多,有时看他在作者群里和大家互动,话语诙谐让人忍俊不禁,笑过后心里有种很亮堂的感觉。时间久了渐渐感到在他孤高傲世的外表下的侠义柔肠。他和我们这些老作者说稿子多往外投,我想,这是一个副刊编辑想让黄山作者走出去,走得更高、更远的另一种形式的鼓励和鞭策吧。
自己虽然加入了省作协,获得了文学创作三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由于懒惰和其它种种原因并没写出更好的作品,感觉辜负了这些老师们的无私付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老师们编辑风格不同,人格和性格魅力殊异,但相同的是他们为人作嫁的默默奉献,他们呕心沥血、把自己青春和生命融进了编辑事业的鞠躬尽瘁,共同铸就了高尚的编辑精神。他们开拓了黄山这片淡泊宁静的文化净土,推动着黄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闻推荐
航拍位于黄山市歙县的安徽路桥集团黄千高速02标项目武阳互通枢纽施工现场。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施工单位秉...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