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三潭枇杷记
廖培文/图
从屯溪走高速30分钟到歙县三潭之一的瀹潭。
我们在新安江右岸行驶,一边青山,一边清江,中间一条蜿蜒逶迤的平坦山区公路,带着我们驶向雨后的徽山徽水。
江面宽阔,水体颇丰,江水左岸那边的葱茏山岭,在五月的初夏时节,水气蒸腾,积云不散,远远地看岭巅云烟缥缈,若隐若现,青山、白云和迷离的天际,把眼前的景色化成了一个个美丽的镜头,镜头里点缀着徽村特有的白墙黑瓦,累层错落在山腰上。山林蓊郁,江水宛转。我目不暇接,凝视这片歙县水南乡,果然风景如画。
车驶到南屏王家淇休憩亭,我们驻车。朋友大源介绍,从这里始,就是闻名遐迩的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以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不收门票。
说是休息亭,真有一间宋式叠梁三层翘角木亭,其四根木柱和柱石,皆朴实无雕,却隽永可赏。亭外有四五株青绿垂柳,观江台下一湾新安江,若游龙穿行于画外画中,从岭脚游向浩渺天远处。我知道,在山里的视野,透不过近山近水。豁然近水一株百年樟树,一枝探臂,伸向江面,虬龙妙趣,很抢人目光。周围垂杨蘸水,烟草铺堤,一处好景观。江边游览码头,停着简易游船“南屏”号,像画一般静静地等待招揽游客。
五月正好是歙县三潭枇杷上市的季节,路口便有果农摆摊出售新摘枇杷,只见篮筐里果色金黄,硕大圆润,一手三枚,新鲜可人。在没见到枇杷园前就遇到枇杷,心忖:不急,往前还有许多的选择余地。歙县枇杷中的“白花”相对珍贵,一是产量少,二是更细甜。果如人之味觉,食不厌精矣。
车驶向坑口,驶过妹滩大坝水电站。车窗外电站坝下水势奔腾,宽大的江面江水被山岭夹持,在这里冲撞汇聚湍流。天下的河流,受某种巨力所引,都是向右偏,冲刷右岸居多,几百年下来,高岸遂为平滩。我注意到妹滩右边地势略高,河滩广大明显。
瀹潭、漳潭和再往前的绵潭,都串在一条路上。这三潭枇杷仿若枇杷山园,山上是层层枇杷树,路沿崖下伸出半身枇杷树冠,皆结着累累红黄果实,煞是好看。
书载“三潭”,由于绵绵徽岭阻塞,新安江在此深切出了三个大面积的深水潭,山峦环抱下,地理温差相对恒定而微妙,以致于冬暖夏凉,形成“三潭”特有的有益于枇杷生长的小气候,小环境长年云雾袅袅,绿树依依,山水无污染,于是枇杷山园繁荣起来,秋日养蕾,冬季开花,春来结实,夏初果熟,承四时之雨露而生长。
试问,世上哪有这样的果子费劲?仿佛天上人间的神仙果吧,有人说,枇杷为“果中独备四时之气者”,难得为水果里的王者。
歙县三潭枇杷栽培历史有800多年。宋淳熙二年(1175)罗愿的《新安志》里,有三潭枇杷的记载。古代不叫枇杷,叫芦橘,金丸,炎果……苏东坡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两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这里的芦橘指的就是枇杷。
芦橘,金丸,炎果都形象地比喻枇杷果,但枇杷乃因其叶得名,枇杷的叶子呈长椭圆形,在所有果树里独特,因和乐器琵琶很像,于是古人为区分金丸琵琶叶树,以叶似琵琶,谐音“枇杷”为名了。
记得小时候我家屯溪庭院里曾栽种两株枇杷树,数年后其树繁盛茂密,冬天开的小白花像素雪美丽,到了来年春天,果子初显,我们小孩子就开始馋了,等到初夏树上果实变黄,累累压枝,第一次壮着胆子摘取,咬一口,酸涩,不可食,后来不论枇杷树怎样开花结果,都视而不见。神奇的是,几十公里外的歙县三潭,满山的枇杷个大鲜甜,评论其皮薄、肉厚、汁甜、水多,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并以早熟优质而闻名遐迩。岂不怪异?想象我以为“三潭”底下有枇杷怪,携天果定居“三潭”,守护歙县这片花果山。
其中,出名的“大红袍”枇杷色泽艳丽,有色有香有味,仿佛海南热果荔枝。荔枝、枇杷皆美,为食者和画家的偏爱。
凡美食没有不应时而食而美的。五月,海南佳果荔枝上市,同期,黄山歙县三潭枇杷上市,都被我赶上,一果一期一会,这世间的相遇,今年可以称得上艳遇了。朋友之间不管人与人,还是人与物,每一次相遇不是邂逅而是重逢,这次绝无仅有。
车行到绵潭,见有很多处的临时售卖点,一篮筐又一篮筐的枇杷,急切出售,果农的目光紧盯我们,只要一搭讪,就被拉住。果农知道,鲜果不鲜掉价。于是,我购买了数箱一级“大红袍”,几天后回海口送亲友尝鲜,把我们歙县枇杷美名带到琼崖南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真没想到,不出村在家门口,就有专业眼科医生给我们做眼睛检查,我多年看不清的眼睛终于确诊,真的是患上了白内障,如...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