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坑村:百姓事百姓议

黄山日报 2021-05-07 03:16 大字

本报讯今年,歙县长陔乡韶坑村榨水坑自然村加快环境整治提升,根据计划,村里最脏的地方之一“龙须龙”需要铺设雨污管网、道路拓宽硬化、美化,因此部分村民的路边围墙、空闲地块要让出一定面积。刚出项目方案,该村村干部就碰头开了场“一事一议”碰头会,谋划项目推进的具体对策。

日前,韶坑村党总支书记毕凤翠领着村干部,把协调会开到了田间地头、村民家中。“大伙儿看看这设计方案需不需改动?”“老徐,你们家路边的田塝还要退后半米,进一步拓宽村道,希望你理解。”“小英,你家道路边的柴禾棚要拆除整治,消除安全隐患,请你支持。”“茂公,你家道路边的旱厕已荒废多年,结合这次环境整治,填埋,改善周边卫生,恳请你配合。”“承礼,你们兄弟几家的老房子已倒塌,残垣断壁这次要彻底整治,请你参与。”……这般靶向破题的案例,不但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还得到了当地村民更多的认可,群众满意度也大幅提升了。

今年以来,该村把“一事一议”机制运用到了美丽乡村道路建设、沟渠改造、村庄环境提升、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众人的事不仅要众人商量,更重要的是汲取多方意见建议,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整治方案,得到百姓的支持和理解,工作就好开展了,这是关键环节。”老支书徐明良说道。

村级事务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以往在事务开展过程中,常常会有遗漏、到边到角不够等情况发生。通过百姓事百姓议,根据实际现场征求意见,评估事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做到科学决策、精准施策,避免不必要的人财物力消耗。目前,该村已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6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1吨,清理河流、沟渠3.2公里,改造、修复、拓宽村中巷弄道路5条、500余米,建设乡愁节点3处,规整村内小茶园、小花园26处、600余平方米。

韶坑村紧抓美丽乡村创建契机,依托“一事一议”机制加强系统布局、重点谋划,提升村庄“颜值”。香炉峰、徐氏宗祠、水口景观……多处古迹得到修缮。瞅着风景秀美、古朴自然的村庄环境,毕凤翠笑容满溢:“通过‘一事一议’,村班子的凝聚力更强、干群关系更融洽,村里许多想干的事都干成了,为下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汪庆勇·

新闻推荐

办实事到茶园助采茶增信心

4月24日,本报“帮帮忙”志愿服务队联手黄山模特协会、黄山走吧、黄山365公益志愿服务队,组织了30多名志愿者,走进歙县富堨...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