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愿接力守护红军墓

黄山日报 2021-04-01 01:12 大字

“清明节快到了,我们村的红军烈士墓,来扫墓的人比较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一批接一批。昨天,我们镇的大谷运中心学校师生也来了。”3月30日,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村民汪勇刚说。作为汪满田村红军烈士墓的第二代义务守墓人,他特别关注对烈士墓的各种祭扫、缅怀活动。

汪勇刚年近6旬,在家务农,茶叶、菊花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他的父亲汪在君是一名革命老兵,1947年参军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1958年退伍返乡,后担任大队书记,带领家乡群众力改贫穷面貌。2016年,因义务守护红军墓58载,时年90岁的汪在君荣登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榜”。

汪满田村是一个革命老区。1934年12月26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十九师三团途经汪满田村西山降,遭遇国民党陆军四十九师围追堵截。激战中,团长王吉山等18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2005年,为缅怀红军烈士、告慰烈士英魂、继承革命传统,歙县政府在汪满田村修建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红军烈士墓。

汪勇刚说,红军烈士墓修建之前,烈士遗骸被掩埋在当年他们在西山降浴血奋战的战壕里。“父亲经常一个人去战壕那里看看。有时候也带我一起去,一路讲红军战斗的故事。”为让烈士英灵“安家”,汪在君退伍返乡后,一直为修建红军烈士墓四处奔走,积极争取,并多次参与烈士遗骸寻找、收集工作。

汪在君几十年如一日,义务担当红军烈士墓的守墓人和讲解员,坚持为烈士墓清除杂草、擦洗墓碑,让红军精神、革命薪火世代相传。汪勇刚说,最近这两年,父亲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不太好,但还是经常逛着逛着就去烈士墓了。“平时老人家说要去烈士墓,一般我都陪着。有时候我女儿在家,她也陪老人家一起去。”

“红军战士不容易,不要忘记他们。”汪勇刚说,父亲这番交代,自己牢记在心。也为这句话,他从已近期颐之年的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努力做好红军烈士墓的守墓和讲解工作。现在,外地游客来汪满田村红军烈士墓,汪勇刚也会应邀陪同,一路讲述父亲讲过的红军战斗故事。

·许晟·

新闻推荐

项目建设春潮涌不负春光加油干

“我们项目从去年4月15日开始正式动工,到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完成总投资额的80%左右。预计今年五一假期,项目的餐饮...

歙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歙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