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我在徽州等你

黄山日报 2021-01-04 03:27 大字

章丽文/图

日出光明

从合肥南站乘坐火车,两个小时后便到达了黄山北站。现如今,中国的高铁技术越来越先进,铁路网络四通八达。高铁,缩短了各地的距离,也让说走就走变得切实可行。坐在舒适快捷的复兴号上,感受动车组在蓝天白云下迅速穿过村庄、河流、长江、山脉、隧道、田野。当我们出黄山北站后驱车前往黄山脚下的汤口小镇时,正值正午。

我虽然之前来过黄山,但从没有看过日出。因为孩子这次是第一次来爬黄山,我们决定在山上住一宿,感受一下黄山日出的奇妙景象。凌晨四时,我们在闹铃的催促声中醒来,穿上了酒店提供的羽绒服,于暮色中出发赶往光明顶。晨光熹微的黄山光明顶上,早已挤满了前来等待观看日出的游客。大家穿着厚厚的衣服,手举着手机或相机,目不转睛地盯着东边泛红的天空。随着时间的飞逝,东边天空的红晕越来越多,翻腾着在空中晕染开来,唤醒了沉睡中的云彩。五点三十八分,一个红色的小火球拨开厚重的云彩,跃上了云彩之上,把火一样的红光倾泻到岩石、松树和我们的身上,向着苏醒的连绵的群山投射出万紫千红的光芒。

我们有幸在那个冷飕飕的早晨,在海拔1860米的黄山光明顶上,第一次亲眼目睹了山上日出的壮美景象。如果说来黄山不看日出是遗憾,那么来黄山没有看到云海,那更是遗憾。我们有幸在看完日出的那天上午饱览了云雾缭绕中的黄山美景。从光明顶到飞来石,从妙笔生花到始信峰,一路所见有如仙境。如果说艳阳蓝天下的黄山是一个豪迈的男子汉,那么云里雾里的黄山则是一个婉约柔美的江南女子,如梦如幻,诗意无限。

云海心路

远处的山被云雾笼罩,只能隐约看到露出一角的山石,像是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半掩着娇容,羞羞答答若隐若现地向我们走来。远眺群山,云蒸霞蔚,朦朦胧胧。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云以峰为托,峰以云为衣。黄山之美,美在壮伟,美在灵秀,美在奇松怪石云海。难怪徐霞客在漫游黄山后发出“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呢。

阳光穿过云雾,在远处的山峰洒下一片光芒。天空露出一片湛蓝,像大海的颜色。天空如海,白云似帆。远处的群山在薄雾中变得浅淡而朦胧,近处的山脉则是一片浓墨重彩的深绿。或清浅或浓厚,仿佛一幅水墨山水画徐徐在我们的眼前铺陈开来,美不胜收。景美,观景的人心情就美。而心中有景,则看到的处处皆景。

在熙熙攘攘的上山下山游客中,有一群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和黄山美景一样,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也让驻足的人心生喟叹。他们就是黄山上的挑山工。黄山上的每一件商品、一砖一瓦、一米一面,甚至是一块草皮,都是挑山工们挑上去的。而我们在山上丢下的每一个垃圾,也都要由他们挑下山去。凌晨四五点,当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从山顶下来的时候,挑山工们早已挑着一两百斤重的担子一步一步地上山来了。汗水渗透了衣裤。每一个挑山工的后背都是汗湿了一大片,豆大的汗珠子从他们黑黝黝的脸颊两侧滚落下来,滴在了我们脚下的台阶上。

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美景,开阔眼界,更是要在看世界的同时感受人生百态,汲取生活的能量。生活并不是都像景色那么美好,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艰辛。有的人轻装上阵,有的人负重前行。每次当我们路过一个大汗淋漓的挑山工的时候,我都会告诉孩子:我们在山上吃的每一口饭,都是挑山工们挑上来的,我们在山上制造的每一个垃圾、吃剩的每一口饭,也将由挑山工们挑下去。这样给孩子灌输同情心和悲悯情怀远胜于空洞的说教,这也许就是我们每次带孩子旅行的意义所在和最大的收获吧。

阳产小憩

如果您是第一次来旅游,建议您在游完黄山后一定要去看看徽州的古民居。因为我们几年前去过宏村,所以这次的黄山之行就选择了参观另一种风格的徽派建筑——阳产土楼。阳产土楼位于歙县的深渡镇,是一个依山而筑的小村子。这里由于地势较高,交通不便,数百年来,村民就地取材,采青石铺路架桥,取红壤木材筑巢而居。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渴饮山泉,饿食五谷。

与传统的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不同的是,阳产村的房子以土楼为主,一座座,一排排,密密麻麻,一幢接一幢,形成了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质朴壮观的土楼群。行走在烈日下土楼间的青石小路上,小路旁的竹篱笆上缠绕着果蔬的藤蔓,间或有几只绿莹莹的大南瓜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村子里的游人不多,不时有一两条狗拖着尾巴吐着舌头从我们的身旁走过。村口的树荫下坐着几个老人,看我们一脸兴奋地拿着手机到处拍个不停。

新安揽胜

我们在游览了阳产土楼后决定到山下的新安江去看看。

新安江畔,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仿佛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置身新安江山水画卷,一江碧水与掩映其间的粉墙黛瓦的村落交相辉映,画里有青山,水中有村居。游船缓缓地航行在碧波荡漾的新安江上,两岸的青山从眼前划过,远处山色空蒙,眼前青山含黛。骄阳下的江面波光粼粼,有如一条银色的飘带,镶嵌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碧水之上。当游船行至村庄的时候,船上的游客纷纷起身涌至窗口。窗外,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粉墙黛瓦,尽收眼底。

作为一个安徽人,我时常感到骄傲,不仅是因为我们安徽钟灵毓秀,物阜民康,更因为这片土地上孕育着的灿烂的地域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情。人生忽如寄,来去匆匆,芳华易逝,趁时光未老,莫辜负山水。在这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晒老,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按自然的意志繁茂生长,恣意绽放。

青山绿水,我在徽州等你。

新闻推荐

渐江书画艺术展今在肥开展

本报讯今日,“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开展。本次展出由安徽博物院联合故宫博...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