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精神”需大力倡导 □吴高翔

蚌埠日报 2020-09-09 07:53 大字

黄山市委党校有一栋“崇德”楼,崇德楼是黄山脚下矗立起“研学育人”的里程碑,是徽州文化积淀出的瑰宝,也是古徽州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天地国亲师、仁义礼智信”。黄山松精神涵盖了“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也代表着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笔者认为,黄山松形象高大,坚韧挺拔,安徽在崇尚黄山松精神的同时,也应该倡导“崇德精神”。

崇德,就是徽州人所崇尚的美德、品德、道德、文德,就好似屯溪老街茶馆里的香茗,揭开茶盏清香扑鼻,细品让人滋心润肺;崇德是镌刻在棠樾牌坊群的铭文,流芳百世、传唱千古;崇德是流淌在新安江里的山泉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千百年来,徽州人所崇尚的美德是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歙砚徽墨磨砺出的颜色是“刚正不阿、坚毅、严正、无私”。古往今来,徽州人把崇尚的儒雅、文静、慢生活融入骨髓。云海、雪松、峭壁是为人的脊骨;祠堂、牌坊、马头墙是对文德的尊崇。理学大师朱熹、朴学大师戴震、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沿着长长的石板巷,目视着粉墙黛瓦马头墙和湮没在树荫里的绣楼花窗,成为徽州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先驱。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更是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行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徽州人的崇德志向和以德示人的品质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了标杆。

“男要回皖,女要回皖,男男女女都要回皖;生不隶赣,死不隶赣,生生死死决不隶赣。”是江西婺源人的归皖情节。历史上的徽州一府(歙州)六县(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形成了完整的徽派文化派系。婺源人“立德树人”文化底蕴与徽州紧密相连;婺源人“崇德奉献”的志向与徽州同脉同源;婺源人对归皖期盼不仅有徽风徽蕴的徽州文化,还有“十家之村,不废诵读”的重教美德。千百年来,崇德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为个人在诸多关系的处理中设立了高标的行为准则,也为世人提供了行为规范准则。徽州人温文尔雅的秉性,为崇尚美德、品德、道德、文德开凿了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写出山水皖南的博大情怀。

徽州人理性务实的入世精神,在青山绿水中孕育出映山红般的烂漫。徽文化在安徽举足轻重,徽商在全国享有盛誉,“徽风皖韵”意味悠长,影响深远,笔者认为,当我们把“崇德”也当成一种精神,与黄山松精神合体,定能让江淮大地在新时代发展征程中乘风破浪走向辉煌。

新闻推荐

水竹坑里好清凉

8月19日,安徽省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布了第四届“寻找安徽避暑旅游目的地”结果,途居黄山露营地、歙县杞梓里镇水竹坑入...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