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堂故事二则

黄山日报 2020-08-03 04:20 大字

□张宏艺

歙县行知小学是在名誉主席宋庆龄的亲切关怀下,由陶行知先生的挚友、同乡许士骐先生于1947年创办的,是全国第一所以“行知”命名的全日制学校。许士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他为百姓受危于苦难而痛心,为大众处于愚昧而无奈,为国家教育的前途而担忧,为此,他在家乡歙县为平民百姓创办了行知小学,以纪念陶行知先生之教育与创造精神,培养建设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2000年8月,行知小学与原徽师附小并校,移址附小故地,行知小学以崭新的面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庚子盛夏,陶园内的行知堂筹建在即,与原校史馆合并建于“红楼”之内(因该楼全用红砖砌成而得名,且每块上面均标有“1956”年份,为该校现今仅存的一幢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苏式平房),以此为序。为充分挖掘、继承、宣扬行知精神,笔者根据《安徽省歙县行知小学简史》的相关史料介绍,编撰而成《行知堂故事二则》,从中感受当年建校的艰辛,更是作为学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激励前行。

二嫂程素娥

1947年的一个春夜,上海一间普通的民房里,忙碌一天的程素娥在房内哄着孩子。只听着丈夫许德臣指着堂屋的一大堆衣物,对刚从外面进来的弟弟许士骐叹道:“三弟,这四面捐来的衣物倒是不少,八九成是新的,只是有些脏,总该洗一洗再寄给老家的孩子吧。”许士骐望着堆积成山的冬衣棉裤,心中也不免发怵,但很快有了主意:“明天我去街上找找,看看是否有店家愿意浆洗?我卖字画还有一些余钱,应该可以对付得过去。”素娥把孩子安顿好,快步来到堂前,对许士骐说道:“小叔,你是陶行知先生的好友,为了宣扬他的教育精神兴办学校,让家乡更多的穷苦孩子有学上,实为功德之举。我一个妇道人家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反正我在家也是闲着,这点小事就让我来做,算是为家乡出分力吧。况且你们经费紧张,将省下来的钱用在其他方面,岂不是更好?”许士骐连忙推脱:“二嫂,这怎么行呢?白天二哥陪我跑东跑西,家里就光靠你一个人操持,已经够忙了。再说你身体本来就不好,医生不是叮嘱不能太劳累吗?”

可不管两兄弟怎么劝告,素娥铁了心地包揽下所有的衣物,不分白昼黑夜,一箩筐一箩筐地挑到附近的溪边捶洗,又一箩筐一箩筐地挑回家来晾晒。虽是阳春时节,早晚的溪水还很冰凉的,一双手长时间浸泡在肥皂水中,发白、开裂,不得已便缠上胶带继续漂洗。时间蹲长了,腰酸背疼,手脚发麻,半晌站不起来。当她刚把一大堆衣物清洗完毕担回家时,不知何时堂屋又满满地堆成一堆。她没有丝毫怨言,想到这一件件衣物凝聚着众多好心人士的心意和老家孩子浓浓的期盼,她又不辞辛劳地干起来,直至把捐献来的衣物全部洗净整理停当。

当她从丈夫和小叔口中得知兴办的学堂在老家上路街的许氏祖宅如期开学时,情不自禁地露出欣慰的笑容。不料因操劳过度,不幸患上脑溢血症,病逝于上海家中。临死前,她一再嘱托即将返歙的大哥务必将自己亲手洗净的衣物带回家乡送到穷苦孩子手中。丈夫许德臣念妻子生前大义,将同乡亲友前来吊唁素娥惠赠的赙仪五佰万元(法币),悉数充任“歙县私立行知小学”经费,以遂妻子生前夙愿。翌年4月,歙县私立行知小学新建校舍第一幢、第二幢教室相继落成,许士骐倡议并在校董事会成员的一致同意下,在校园内建成“素娥亭”供全校师生观瞻,以纪念二嫂素娥女士为建校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义举。

大哥许维周

许维周一直是许家人心目中的顶梁柱,尤其是在父亲作古后,他长兄如父的形象愈发突显。不仅在大上海操持着整个家庭的正常运转,对两个弟弟的成长不论有多忙碌,都要亲自过问和督促。尤其是对老小许士骐更是寄予深切的期望。当许士骐很小就表现出过人的绘画天赋时,对于本不富裕的家庭,许维周便早早地放弃自己的学业,非常开明地支持许士骐选择绘画的道路,让他攻读上海美专,随后又不惜高额费用送他去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深造。许士骐学成归来,技艺超群,蜚声中外,成了全家人的骄傲,这与大哥许维周长期默默的帮助和关怀是分不开的。

回国后,许士骐受同乡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先后在重庆育才学校、南京晓庄师范义务任教,不遗余力地为陶行知先生开展的贫民教育奔走出力,也在相处与交往中结成一生的挚友。这一切,大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庆幸自己多年的付出没有白费。陶行知先生去世后,1947年的春天,大哥和弟弟一同回到歙县老家,看到家乡许多的孩子上不起学,心中是何其悲痛啊。当得知弟弟要继承和传扬陶行知先生毕其一生倡导教育与创造的精神,欲在家乡创办一所义务小学,让穷苦的孩子一样能坐在教室里安心学习时,他举双手赞成,并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弟弟办校的后勤工作。

当许士骐回到上海设立“行知小学驻沪办事处”筹措经费时,他拿出家中的积蓄用于处所日常开销;当看到一些市民和同乡在募捐箱前徘徊时,他带头将自己节省下的零用钱捐出去;当弟弟将各路客人引进家门时,他放下长兄的身份,义务替他们担起服务的活儿。此外,还与二弟一起将募捐来的善款一笔笔登记造册,和弟媳一同整理外面捐来的衣物,常常是忙到深更半夜才合眼。尤其是许士骐忙于募捐事宜而无法分身回老家筹建校舍时,他主动提出赶回歙县监修校舍,同时完成弟媳素娥临终前交待的嘱托,将寒衣400余件亲自包装捆扎,拟即启程分发各生应用。令人万分悲恸的是,由于连日辛劳过度,精力透支,许维周于12月28日突发脑溢血逝世,令人好不痛惜。许是前有二嫂的榜样,许士骐遵照大哥遗愿,将亲友致送的赙仪四千八佰余万元(法币),全数捐助于学校建筑新校舍之用,同时将打包好的衣物亲自运回学校,分发到正忍受冬寒的学生手中。

在许氏一家为学校的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感召下,当时负责校舍筹建工作的总务主任卢惠安君备受感动,他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和更多乡亲的力量,克服重重困难,协力工作,日以继夜,新校舍于1948年4月如期建成。

新闻推荐

本周三以后,降水或减弱

本报讯昨天,安徽省淮河以南再次出现明显降水。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两天安徽省降水仍不少。不过这轮降水已是强弩之末,本周三后...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