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歙中走来

新安晚报 2020-07-16 11:11 大字

□合肥江克明

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把徽州古城围困住,导致两千多名考生无法到达考点参加高考。这一突发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也包括我——一名离开家乡、远在合肥的歙县中学的退休老师。

是巧合,还是前世我与歙县中学有着约定,不得而知。我和这所学校的生日完全相同:1943年11月7日。而且,我们一家四口,我和爱人以及两个孩子,都是从歙县中学走出来的。我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几经调动,最后定格在培养我的母校——歙县中学工作。我想,是缘分把我和这所学校连在一起。歙县中学坐落在问政山麓,有紫阳书院和明伦堂等文物古迹。某次聚会时,我曾情不自禁地吟道:明伦紫阳未能忘,龙脉风水好地方。弹指一挥三十无,魂牵梦绕八六三(指1986届高一三班,我当班主任并教英语)。教师子弟个性强,德智体美我都抓。天赋教育根深固,顺其自然任发展。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兢兢业业地在歙县中学工作了二十多年,直至退休。我一直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共带了七届毕业生参加高考(每届都带两个班级),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让我引以自豪的是,毕业多年的学生对我的感情还是那么纯真,它不断撞击着我的心灵。

去年以来,我两次回歙县老家办事,顺便参加同学们欢迎我的聚会。我退休后,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回忆母校了。此时,一幕幕一件件往事浮现眼前,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那师生情、同学情,情真意切。“无论相隔多遥远,仿佛你从未走远;无论分别多少年,好像你一直在身边!”歌声一直回荡在耳畔,鼓励我不断前行。我愿从微信中节选几段和大家分享,微信一:江老师,你的思维还是那么敏捷,观念比我更能跟上时代,向你学习;微信二:你写的诗我收藏下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有一份怀旧的心情,而你将大家一次次的相聚,化成文字和图片,定格下来,让人感动……

所幸的是,面对洪灾的洗礼,歙县中学依然无恙,今年的高考照常进行。愿这所名校青春焕发,继续造福桑梓。

新闻推荐

农技送到村抢种赶农时

7月13日,歙县农业农村局中心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张均明(右一)在桂林镇石河村给受灾群众讲授灾后恢复抢种农作物知识。...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