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经开区:灾后重建上演“速度与温情”

黄山日报 2020-07-16 06:00 大字

本报讯连日来,歙县积极组织各方力量赶赴经济开发区,帮扶受灾企业开展灾后各项清理和恢复生产等工作,园区各企业不等不靠加快生产自救,园区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步伐不断加快。

7月10日下午,歙县经开区内安徽协同轴承股份有限公司高井厂区的轴承生产线再次启动。“退水之后,我们从8日开始,组织公司100多名员工同时参加两个厂区的自救工作,同时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帮助我们清淤自救,目前公司高井厂区生产已经恢复到了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争取今天到明天全部复产。”公司生产副总杨文锋介绍说。

“面对洪灾损害和订单量多的双重压力,连日来,公司获得相关部门、乡镇200多人次的人力支援,厂区清淤工作快速推进。同时组织力量加班加点生产,把损失的产量赶出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杨文锋表示。

7月11日上午,笔者来到黄山震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只见公司生产车间内淤泥已经基本清运干净,技术员正抓紧进行生产设备电机部件的拆检、维修,对当地无法维修的部件,则装运至原厂维修或更换。在这次洪灾中,黄山震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机械设备、物料及半成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受损。洪灾无情,人间有爱。面对满目疮痍的生产车间,来自各方的帮助和各界的关心,提振了公司自救信心。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自带劳动工具、消杀物资、水和干粮,冒雨帮助企业做好灾后环境整治、消毒防疫等工作的志愿者,提前支付订单金额、主动延长订单交货时间的客户,互助企业之间的倾心支援,让公司上下倍感温暖。目前,公司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受损设备部件得到维修或者外送维修,公司恢复步伐明显加快。

面对灾情,歙县第一时间成立工业企业救灾领导组,下设宣传及后勤保障、环境治理及安全环保、灾情统计及企业扶持、基础设施修复、社会力量动员、维稳等6个工作专班,分片分区网格化开展救灾工作,根据企业具体损失情况,研究出台针对性帮扶政策,制定“一企一策”措施,尽快完成园区及企业环境清扫和消杀,力争1个月内60%企业恢复生产,2个月内企业全部恢复生产。截至7月11日,已协助8家地势较高、受灾相对较轻企业已恢复生产,10家受灾企业已完成受灾现场清淤和环境消杀。

·吴灿戴岩凌志利·

新闻推荐

歙县桂林市场监管所:加强食安监管严查违法行为

我要说日前,歙县吴先生通过“我要说”平台反映,歙县经济开发区财富广场小区内,有人在14栋3单元边储物间门口公共露...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