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高考畅通路
通往高考考点的应急交通浮桥连夜建成祁 俊/摄□本报记者祁俊
雨!雨!雨!7月7日凌晨,暴雨如注,短短数小时,歙县古城成了一片泽国。正值高考第一天,50年一遇的洪水造成全城道路积水、交通中断!
歙县县委、县政府紧急启动预案,想方设法确保考生和考务人员安全进入考场。无奈肆虐的洪水越涨越高,城区内积水最深处已达2.8米!全县2207名考生最终只有约500人抵达考场。
经研究并报教育部,歙县考区原定7月7日的语文、数学科目考试延期至9日举行,7月8日综合、外语科目考试正常举行。
延期决定发出后,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要求,市、县两级迅速行动,古城上下总动员,众志成城护高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护考战斗在歙县打响!
为保障7月8日、9日高考顺利进行,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县立即成立了保障道路通行、雨情汛情研判等5个工作专班,全力以赴投入战斗!
下午开始,歙县对所有考生进行摸底登记,在新安小学布置考场作为备用点,制定周密备用考点方案。教育部门紧急安排各校组织学生复习备考,积极安抚疏导学生情绪。
洪水还未退去,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便带领高考道路安全通行保障组,对通往歙县中学、歙县二中两个考点的城区必经交通道路全面摸排,制定通行保障预案,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最终决定组织民兵应急队伍、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采取人工架设浮桥方法,以确保考生安全顺利到达考点参加考试。
夜已深,雨仍在断断续续地下着。歙县人武部集结150多名官兵分成两组,在通往考点必经路段的两处积水点——县城徽州路、多景园路段和城许路,冒雨突击搭建应急交通浮桥!泥泞的积水里,在黄山军分区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下,“迷彩服”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腿在风雨中忙碌,运送浮桥设施,抡锤、拿钳一块块拼接,蓝色的浮桥在雨水中慢慢延展。
这个雨夜,彻夜忙碌的人不计其数。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22时许,惦记着冒雨奋战的一线人员,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省委教育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等,踏着积水和泥泞来到浮桥搭建现场,亲切看望奋战在一线的人武部官兵和广大民兵,勉励大家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所有高考考生如遇交通中断,都能按照应急线路及时安全到达考场。
8日凌晨5时,天刚泛白。经过一夜奋战,两座宽2米、长度分别为300米和125米的浮桥全部完工。浮桥两端,40余辆接驳公交、应急车辆、30余艘冲锋舟,40余支应急小分队全部提前到位,做好了应急准备。
6时许,教育、公安、城管、应急管理、交通、供电、通信等近千名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到位,为高考提供全方位保障。两个考点还增加了医务人员,细致地准备了部分上衣,为淋到雨的学生提供更换衣服,做到有备无患。考点学校则统一安排,提供免费午餐和临时休息点供考生选择。市场监管部门则及时跟进、加强指导,确保食品安全。
7时,为迎接前往考场的学生和家长通行高峰,全县上千名志愿者、党员干部和环卫工人早已在各主次干道、小区和公共场所清理淤泥、垃圾、杂草,歙县党委政府负责同志则带队深入两个考点检查考点周边及道路积水情况,做好退水后的垃圾清理、环境整治,以及考点内浸水区域的消杀工作和周边低洼地段建设围堰、用电线路排查等工作,确保考场环境安全。每个重点路口,则由县各套班子负责同志担任接驳点点长,分别带队在应急线路上值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市、县两级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彻夜奋战,高考准备全部就绪!
上午9时,正式考试的铃声响起,歙县高考顺利开考!两个考场上,2000多名考生安静地开始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考试,无人员因天气和灾害原因缺考;而场外,无数的党员干部、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民兵、志愿者等则冒着风雨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守护着通往考场的“畅通之路”!
新闻推荐
星报讯7月8日下午,随着高考英语科目结束,安徽省除歙县考区以外的42.5万考生正式结束高考。记者获悉,随后,安徽省170万份高考...
歙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歙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