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降雨让农作物“受伤”歙县农技专家现场支招减损

黄山日报 2020-06-06 07:50 大字

本报讯“大棚已经进水的,要及时排水,抓紧时间抢收。同时连续下雨,大棚内湿度较大,蔬菜病虫害易发,建议趁无雨间隙适时进行短时通风排湿。”6月4日,在歙县城郊桂林镇连川、竦口高标准大棚蔬菜基地里,歙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均明仔细察看基地里蔬菜瓜果的长势,指导农户降低棚内湿度。

自6月2日正式入梅以来,几乎每天都有暴雨“光临”。眼下正值果蔬收获的季节,歙县农技专家纷纷奔赴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民加强田间管理。

在桂林镇连川村,受持续降雨影响,蔬菜种植大户邓华伟家的十几个大棚全部进水,垄沟积水已没过脚踝,部分地势稍低的蔬菜大棚进水深度超过了50公分。“茄子、山芋杆等蔬菜基本进入成熟期,我都是当天现摘现卖。现在大棚进水了,只能赶紧抢收,减少损失。”邓华伟说,从早上5点多起,就组织工人一边清沟疏渠加快排水,一边加派人手采收成熟蔬菜,打包发往市场。

“持续多雨,对准备上市的西瓜影响很大。”张均明告诉记者,为赶市场今年很多基地都种植了西瓜,目前长势良好,还有半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了。但持续强降雨,造成部分大棚进水,西瓜经过浸泡基本上就没法卖了。“我家的西瓜大棚全部进水了,损失大概10万元左右。”邓华伟说道。

这次强降雨,歙县新鑫家庭农场的120多亩大棚蔬菜损失也不小。从4号早上开始,农场负责人方素珍就一直在蔬菜基地疏沟排涝,无奈水势太大,她家的167个蔬菜大棚还是全部进水。得知情况后,歙县农业服务队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受灾情况,指导农场对大棚进行加固、加膜、清沟沥水;组织开展抢收、保苗及转产工作,尽量帮助农场减少损失。

歙县农业部门针对当前农业生产特点,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形式,向农户广泛宣传蔬菜大棚应对梅雨季节的措施,并及时组织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蔬菜种植大户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同时,密切监测天气和雨水情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御方案,并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发布供求信息,确保蔬菜等农产品不断档、不脱销。

·郑建峰·

新闻推荐

黄山市文明创建5月份“月考评”情况通报

5月19日至27日,市文明办分别对市直涉创7家A类单位和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及黄山高新...

歙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歙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